在线观看国产免费视频_亚洲视频三区_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_日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视频精品_天天夜夜操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作文 >> 2023年清源山導游詞 泉州清源山導游詞(大全8篇)

2023年清源山導游詞 泉州清源山導游詞(大全8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11-14 03:04:05
2023年清源山導游詞 泉州清源山導游詞(大全8篇)
時間:2023-11-14 03:04:05     小編:MJ筆神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清源山導游詞篇一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有“秀出東南”之美譽的清源山觀光旅游。我是春暉旅行社的導游,我姓楊,大家可以叫我小楊。在我旁邊的這位是我們的司機陳師傅,他有多年的駕車經驗,相信我們會有一段愉快而又舒適的旅程。很高興今天由我們來為大家服務,在這里我先預祝大家旅途愉快。由于時間的限制,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是老君巖和清源山第一洞,希望大家玩得開心游的盡興!

大家請看,清源山是多么的雄偉壯觀啊!整個景區是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是泉州城一顆璀璨的明珠。大家知道我們清源山為什么如此出名嗎?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清源山也正是借仙而出名的。

傳說當年鐵拐李云游到此地的時候,看到這里的景色如此的美麗,樂得他舉起了拐杖不停地點地,大呼:妙哉!妙哉!沒想到用力過猛,鐵杖深入地層數丈,突然就冒出一股清泉,噴射不止。因此,當時第一個發現此泉的人,就把此山命名為“泉山”。此城也因此得名“泉州”。后來有人在泉字上做文章,把山名衍化為“清源山”。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又因地處泉州市北郊又稱“北山”;也因山峰鼎峙,又稱“三臺山”。

清源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下次再來。

好的,現在請大家隨我往前走,先去參觀--老君巖。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老君巖的山門,這座山門是以牌坊的形式建立的,高12.6米,寬21米。山門頂端有四個云紋望柱頭,正中頂部嵌有菱形藍寶石燈飾,象征清源山為古城明珠,中國名山。而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字,還有這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使人有種進入物外仙境的感覺。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就是有“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老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于宋代,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占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它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神仙架勢。同時,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這是用我們閩南的方言講的。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摸摸看。

各位朋友,我們今天的清源山之旅就到此結束了。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們今天所見僅僅是鳳毛麟角,但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后,能讓各位對清源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發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最后,謝謝大家的配合,愿有機會再和各位朋友相聚!

清源山導游詞篇二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東北岸,位于東經l18度30'-118度37',北緯24度54'-25度o'之間;與發展中的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清源山自然景色秀麗,人文景觀繪萃,尤以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云稱“齊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稱“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中興于唐代,宋元時期最為鼎盛。經過了歷代開發,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現存完好的有宋、元時期石雕造像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兩代花崗巖仿木結構的石室多處。最負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國最大的、藝術價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風石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海外交通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唐武德年間,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來泉州傳教,歿葬于靈山,稱伊斯蘭圣墓。其旁有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為我國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屬花崗巖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巖石突兀,主景區最高海拔498米。地質結構是通過多次構造運動和巖體侵人所形成的,巖體外部呈黑褐色,巖層節理不發達,成土因質以坡積物居多,土壤為溫潤型;年平均氣溫17度-21.3度c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202-1550毫米之間,全年無霜期358天;清源山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四季均適宜觀光旅游。

我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閩海蓬萊"意境區內的羽仙巖下。1988年月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思想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里記載:"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車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為教主,奉承《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我國占有重要位置,影響十分深遠。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寥寥數語,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老君巖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規模宏大,蔚為半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道觀明代已廢,但老君造像經風歷雨何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眾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現在老君巖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熱點。法蘭西共和國學者黛安娜·李作為我國文化部外文局專家,隨外籍專家組來泉州考察時,在老君巖題留:"這已是我第二次參觀老君巖,但我仍和上次一樣激動,因為這位老人和大地緊緊地融為一體,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贊老君巖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清源山導游詞篇三

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東北岸,位于東經118°30'~118°37',北緯24°54'~25°0'之間,與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因為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云稱“齊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稱“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稱“三臺山”。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建清源山。

導游詞。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于宋代,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日聃。”故籍為楚地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從千手巖往上攀緩十多分鐘,即到彌陀巖。彌陀巖可以說是清源山的精華之一,這里有流泉飛瀑、古樹名木、廟宇石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巧奪天工。我們來看這一處“泉窟觀瀑”。瞧,清澈的泉水從五十米高的陡壁上瀉落,在青石上飛珠濺玉,充滿了詩情畫意,把人間的凡塵俗念蕩滌貽盡,歷代文人騷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滿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許”、“流膏”等題刻仍熠熠生輝,為我們增加了觀賞雅興,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畫中游的美妙感受!

在瀑布旁的這一株由古榕和重陽木合抱成一體,造型奇特的附生樹,如情深意篤的“天侶”,故美其名曰:“天侶呈瑞”。看著它們如此親密無間,如膠似漆,令人既驚嘆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聯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說它是陳三五娘留在故鄉土地上的化身。因此,這里常有年輕的戀人,如意的夫婦相偎于此,留下充滿詩情畫意的紀念照。而僅隔幾步之遙的這棵濃蔭如蓋的大樹,相傳是700多年前施瑯將軍的的部將從中國臺灣帶回故鄉栽種的“洋蒲桃“,俗稱“蓮霧”。每當收獲季節,樹上綠里透紅,果實累累,形若斗笠,頂部尖、底部寬,吃起來清涼可口,別有風味。

再往上,過云臺,穿“一線天”,便到了高筑云臺之上的彌陀巖石室,彌陀巖是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仿木結構,平面近方形,背依石壁,面寬5.6公尺,歇山頂,正脊中間置一葫蘆,門上橫額書“阿彌陀佛”,柱頭及外檐用斗拱,巖內頂為疊澀方形藻井,石壁巖面浮雕“阿彌陀佛”立像一尊,高5米,寬2米,造型端莊大方,面容豐滿,慈祥和善,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據佛經上說,這是表示要滿足信徒的愿望,接引眾生往極樂世界的意思。難怪這么多善男信女,見了阿彌陀佛,都頂禮膜拜,虔誠備至。

右室右側有一方石碑《元代重修記事石碑》,這一方石碑記載了彌陀巖石室石刻的重修過程,而最有價值的則是碑文中出現的多處簡化字,是漢字簡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寺前平臺叫“一嘯臺”,臺的左右各有3.5米高的5級實心佛塔一座。站在一嘯臺極目遠眺,晉水橫流,雙塔凌空,紅房碧野,景色妖嬈,使人心曠神治,留連忘返。

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館之美譽,這在母親山--清源山體現得更為突出。前面我們參觀了老君巖(道教),千手巖、彌陀巖(佛教),現在讓我們一起登上碧霄巖(喇嘛教),去領略碧霄巖三世佛的風采吧。

三世佛并排結咖跌坐于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約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佛發螺鬢,上置寶嚴。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著袒右肩袈,并以架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中尊為釋迦像,又稱現在佛,主司現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觸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撫地,一手向上。左尊稱為x師佛,即過去佛,主管過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缽。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即雙手交疊置于腹部。險要的地勢,精湛的技術和迥異的形狀,無不讓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奇。

三世佛是13世紀以來藏傳密教(俗稱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畫塑記》上記載,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是當時元朝信奉的主神。目前,這三世佛石刻經專家考證后認定為:我國發現的現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東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側20米處有一方石刻即記載三世佛刻于1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名碑奇石,密蔭幽澗,是碧霄巖的一大特點,以“三世佛”為中心,南側有1991年所建的閩南民居風格的廣欽法師塔院建筑群體;于其背后,我們看到了這個很大的南宋摩崖楷書石刻“壽”字,字體高3.5米,寬3.15米,譽稱“閩中第一大‘壽’字”;旁邊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則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數方石刻。

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頂峰,高處登臨,眼界頓覺開闊。清源洞、南臺巖這兩個景點可以說是我們今天抵達的最高峰,稱之為“山海大觀”。清源洞作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宗教積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學術價值。清源洞又名“純陽洞”、“蛻仙巖”。《泉州府志》稱:“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宋紹興年間有裴姓道人在此蛻骨登仙,時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這是一個富有神秘色彩、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說的是裴道人為民除害,追殺殘害生靈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蛻化。若問清源洞有多深?民間尚有“清源洞通洛陽江”的傳說。洞前有裴仙祠、觀音殿、文昌閣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輝映。還有一大批歷史名人紛至沓來留下無數勝跡;李光縉、何喬遠、姜志禮、洪承疇、粘本盛、馬負書、施瑯、……清源洞不僅具有深邃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極為壯觀優美的自然風光。現在讓我們領略此處的萬千氣象。這一帶山脈橫斷,峰巒起伏,層次變化極富規律;群落豐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亞熱帶雨林特征,從中隨步可見歷盡風霜依然生機盎然的古樹名木。春夏之間山頂云霧蒸騰,洞前亭閣縹緲。又因高居主峰,下臨無際,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盡收眼底,遠景有大海蒼茫,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海大觀”意境圖。南臺巖則如“空中樓閣”,巨石高聳,視野曠遠,左挹大海,右帶金溪,晉水橫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東西兩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觀”意境區中一處妙奪天工的奇景。同樣有釋、道、佛三教建筑緊依絕壁而起,四周樹木蔥籠,亦是一處游人登高遠眺之佳景。

朋友們,我們的游程即將結束。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們今天所見僅僅是鳳毛麟角,但我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各位能對清源這座國家級名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發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最后,謝謝大家的配合,愿有機會再和各位朋友相聚!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東北岸,位于東經l18度30'-118度37',北緯24度54'-25度o'之間;與發展中的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清源山自然景色秀麗,人文景觀繪萃,尤以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云稱“齊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稱“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中興于唐代,宋元時期最為鼎盛。經過了歷代開發,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現存完好的有宋、元時期石雕造像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兩代花崗巖仿木結構的石室多處。最負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國最大的、藝術價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風石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海外交通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唐武德年間,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來泉州傳教,歿葬于靈山,稱伊斯蘭圣墓。其旁有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為我國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屬花崗巖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巖石突兀,主景區最高海拔498米。地質結構是通過多次構造運動和巖體侵人所形成的,巖體外部呈黑褐色,巖層節理不發達,成土因質以坡積物居多,土壤為溫潤型;年平均氣溫17度-21.3度c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202-1550毫米之間,全年無霜期358天;清源山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四季均適宜觀光旅游。

我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閩海蓬萊"意境區內的羽仙巖下。1988年月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思想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里記載:"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車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為教主,奉承《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我國占有重要位置,影響十分深遠。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寥寥數語,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老君巖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規模宏大,蔚為半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道觀明代已廢,但老君造像經風歷雨何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眾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現在老君巖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熱點。法蘭西共和。

國學。

者黛安娜·李作為我國文化部外文局專家,隨外籍專家組來泉州考察時,在老君巖題留:"這已是我第二次參觀老君巖,但我仍和上次一樣激動,因為這位老人和大地緊緊地融為一體,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贊老君巖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于宋代,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日聃。”故籍為楚地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各位親愛的團友們,大家好!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告訴我們:福禍是相對的,有所得必有所失。所以大家既然已來到有著“海濱鄒魯”之稱的泉州,就不要擔心抱怨其它什么了,打開你們的心,今天就讓我帶領大家盡情地放松游覽吧!

好!各位親愛的團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欲望,首先來游覽這“秀出東南”的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風景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占地面積達62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主峰海拔498米,清源山借仙而得名,那是什么神仙與它有著如此的身世之緣呢?這可要涉及到一個傳說了喔!大家都知道“八仙過海”八仙中有個叫做鐵拐李,對吧?傳說啊,李鐵拐云游至此,停在了山頭上休息時,見有山下藍海綠原|、山上蒼松翠柏、曲徑通幽之美景,這可把鐵拐李樂得高舉拐杖點地啊,極呼:妙哉、妙哉!可這拐杖呀,因用力太大深入底層數丈,冒出清泉噴射不止啊!于是因泉眼諸多,后人名為“泉山”,而泉州呢,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后又漸漸衍化為清源山了,又因山高入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郊北部又稱“北山”;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

說到三臺山大家也許就會聯想到佛教名山——五臺山了,同五臺山一樣,泉州清源山自唐代就有“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后逐步發展成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了。

我們帶著這種意境繼續往前走,話說柳暗花明又一村,好!我的朋友們,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呢,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喔!老君是誰呢?誒!就是我剛才說到的老子啦!那又是誰雕刻的呢?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啊,原來是一塊形狀稍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民間工匠略施技藝而成的。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大家仔細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咯!可不要真的爬上去摸,石像可是受保護的喔!

各位團友,神仙是可以騰云駕霧的,但我們可不能騰云駕霧,我們得細細的游覽。下面還有更多的景點讓我們慢慢的觀賞!

清源山導游詞篇四

親愛的游客朋友們你們好!歡迎大家來到泉州清源山!我是你們這次旅行的導游小導。今天就由我為大家提供服務,大家如果有什么要求可盡管提出來,我會竭誠為您解決。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于宋代,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日聃。”故籍為楚地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從千手巖往上攀緩十多分鐘,即到彌陀巖。彌陀巖可以說是清源山的精華之一,這里有流泉飛瀑、古樹名木、廟宇石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巧奪天工。我們來看這一處“泉窟觀瀑”。瞧,清澈的泉水從五十米高的陡壁上瀉落,在青石上飛珠濺玉,充滿了詩情畫意,把人間的凡塵俗念蕩滌貽盡,歷代文人騷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滿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許”、“流膏”等題刻仍熠熠生輝,為我們增加了觀賞雅興,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畫中游的美妙感受!

在瀑布旁的這一株由古榕和重陽木合抱成一體,造型奇特的附生樹,如情深意篤的“天侶”,故美其名曰:“天侶呈瑞”。看著它們如此親密無間,如膠似漆,令人既驚嘆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聯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說它是陳三五娘留在故鄉土地上的化身。因此,這里常有年輕的戀人,如意的夫婦相偎于此,留下充滿詩情畫意的紀念照。而僅隔幾步之遙的這棵濃蔭如蓋的大樹,相傳是700多年前施瑯將軍的的部帶回故鄉栽種的“洋蒲桃“,俗稱“蓮霧”。每當收獲季節,樹上綠里透紅,果實累累,形若斗笠,頂部尖、底部寬,吃起來清涼可口,別有風味。

再往上,過云臺,穿“一線天”,便到了高筑云臺之上的彌陀巖石室,彌陀巖是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仿木結構,平面近方形,背依石壁,面寬5.6公尺,歇山頂,正脊中間置一葫蘆,門上橫額書“阿彌陀佛”,柱頭及外檐用斗拱,巖內頂為疊澀方形藻井,石壁巖面浮雕“阿彌陀佛”立像一尊,高5米,寬2米,造型端莊大方,面容豐滿,慈祥和善,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據佛經上說,這是表示要滿足信徒的愿望,接引眾生往極樂世界的意思。難怪這么多善男信女,見了阿彌陀佛,都頂禮膜拜,虔誠備至。

右室右側有一方石碑《元代重修記事石碑》,這一方石碑記載了彌陀巖石室石刻的重修過程,而最有價值的則是碑文中出現的多處簡化字,是漢字簡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寺前平臺叫“一嘯臺”,臺的左右各有3.5米高的5級實心佛塔一座。站在一嘯臺極目遠眺,晉水橫流,雙塔凌空,紅房碧野,景色妖嬈,使人心曠神治,留連忘返。

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館之美譽,這在母親山――清源山體現得更為突出。前面我們參觀了老君巖(道教),千手巖、彌陀巖(佛教),現在讓我們一起登上碧霄巖,去領略碧霄巖三世佛的風采吧。

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頂峰,高處登臨,眼界頓覺開闊。清源洞、南臺巖這兩個景點可以說是我們今天抵達的最高峰,稱之為“山海大觀”。清源洞作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宗教積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學術價值。清源洞又名“純陽洞”、“蛻仙巖”。《泉州府志》稱:“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宋紹興年間有裴姓道人在此蛻骨登仙,時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這是一個富有神秘色彩、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說的是裴道人為民除害,追殺殘害生靈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蛻化。若問清源洞有多深?民間尚有“清源洞通洛陽江”的傳說。洞前有裴仙祠、觀音殿、文昌閣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輝映。還有一大批歷史名人紛至沓來留下無數勝跡;李光縉、何喬遠、姜志禮、洪承疇、粘本盛、馬負書、施瑯、……清源洞不僅具有深邃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極為壯觀優美的自然風光。現在讓我們領略此處的萬千氣象。這一帶山脈橫斷,峰巒起伏,層次變化極富規律;群落豐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亞熱帶雨林特征,從中隨步可見歷盡風霜依然生機盎然的古樹名木。春夏之間山頂云霧蒸騰,洞前亭閣縹緲。又因高居主峰,下臨無際,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盡收眼底,遠景有大海蒼茫,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海大觀”意境圖。南臺巖則如“空中樓閣”,巨石高聳,視野曠遠,左挹大海,右帶金溪,晉水橫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東西兩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觀”意境區中一處妙奪天工的奇景。同樣有釋、道、佛三教建筑緊依絕壁而起,四周樹木蔥籠,亦是一處游人登高遠眺之佳景。

朋友們,我們的游程即將結束。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們今天所見僅僅是鳳毛麟角,但我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各位能對清源這座國家級名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發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最后,謝謝大家的配合,愿有機會再和各位朋友相聚!

清源山導游詞篇五

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福建清源山。

導游詞。

五篇范文,歡迎借鑒參考。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各位親愛的團友們,大家好!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告訴我們:福禍是相對的,有所得必有所失。所以大家既然已來到有著“海濱鄒魯”之稱的泉州,就不要擔心抱怨其它什么了,打開你們的心,今天就讓我帶領大家盡情地放松游覽吧!

好!各位親愛的團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欲望,首先來游覽這“秀出東南”的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風景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占地面積達62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主峰海拔498米,清源山借仙而得名,那是什么神仙與它有著如此的身世之緣呢?這可要涉及到一個傳說了喔!大家都知道“八仙過海”八仙中有個叫做鐵拐李,對吧?傳說啊,李鐵拐云游至此,停在了山頭上休息時,見有山下藍海綠原|、山上蒼松翠柏、曲徑通幽之美景,這可把鐵拐李樂得高舉拐杖點地啊,極呼:妙哉、妙哉!可這拐杖呀,因用力太大深入底層數丈,冒出清泉噴射不止啊!于是因泉眼諸多,后人名為“泉山”,而泉州呢,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后又漸漸衍化為清源山了,又因山高入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郊北部又稱“北山”;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

說到三臺山大家也許就會聯想到佛教名山——五臺山了,同五臺山一樣,泉州清源山自唐代就有“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后逐步發展成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了。

我們帶著這種意境繼續往前走,話說柳暗花明又一村,好!我的朋友們,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呢,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喔!老君是誰呢?誒!就是我剛才說到的老子啦!那又是誰雕刻的呢?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啊,原來是一塊形狀稍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民間工匠略施技藝而成的。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大家仔細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咯!可不要真的爬上去摸,石像可是受保護的喔!

各位團友,神仙是可以騰云駕霧的,但我們可不能騰云駕霧,我們得細細的游覽。下面還有更多的景點讓我們慢慢的觀賞!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尊,歷代摩崖石刻?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6洞天?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老君巖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林蔭石徑--老君造像,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85米,?.01米席地面?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從千手巖往上攀緩十多分鐘,即到彌陀巖。彌陀巖可以說是清源山的精華之一,這里有流泉飛瀑、古樹名木、廟宇石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巧奪天工。我們來看這一處“泉窟觀瀑”。瞧,清澈的泉水從五十米高的陡壁上瀉落,在青石上飛珠濺玉,充滿了詩情畫意,把人間的凡塵俗念蕩滌貽盡,歷代文人騷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滿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許”、“流膏”等題刻仍熠熠生輝,為我們增加了觀賞雅興,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畫中游的美妙感受。

在瀑布旁的這一株由古榕和重陽木合抱成一體,造型奇特的附生樹,如情深意篤的“天侶”,故美其名曰:“天侶呈瑞”。看著它們如此親密無間,如膠似漆,令人既驚嘆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聯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說它是陳三五娘留在故鄉土地上的化身。因此,這里常有年輕的戀人,如意的夫婦相偎于此,留下充滿詩情畫意的紀念照。而僅隔幾步之遙的這棵濃蔭如蓋的大樹,相傳?00多年前施瑯將軍的的部將從中國臺灣帶回故鄉栽種的“洋蒲桃“,俗稱“蓮霧”。每當收獲季節,樹上綠里透紅,果實累累,形若斗笠,頂部尖、底部寬,吃起來清涼可口,別有風味。

再往上,過云臺,穿“一線天”,便到了高筑云臺之上的彌陀巖石室,彌陀巖是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364年),仿木結構,平面近方形,背依石壁,面?.6公尺,歇山頂,正脊中間置一葫蘆,門上橫額書“阿彌陀佛”,柱頭及外檐用斗拱,巖內頂為疊澀方形藻井,石壁巖面浮雕“阿彌陀佛”立像一尊,?米,?米,造型端莊大方,面容豐滿,慈祥和善,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據佛經上說,這是表示要滿足信徒的愿望,接引眾生往極樂世界的意思。難怪這么多善男信女,見了阿彌陀佛,都頂禮膜拜,虔誠備至。

右室右側有一方石碑《元代重修記事石碑》,這一方石碑記載了彌陀巖石室石刻的重修過程,而最有價值的則是碑文中出現的多處簡化字,是漢字簡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寺前平臺叫“一嘯臺”,臺的左右各有3?米高?級實心佛塔一座。站在一嘯臺極目遠眺,晉水橫流,雙塔凌空,紅房碧野,景色妖嬈,使人心曠神治,留連忘返。

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館之美譽,這在母親山--清源山體現得更為突出。前面我們參觀了老君巖(道教),千手巖、彌陀巖(佛教),現在讓我們一起登上碧霄巖(喇嘛教),去領略碧霄巖三世佛的風采吧。

三世佛并排結咖跌坐于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佛發螺鬢,上置寶嚴。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著袒右肩袈,并以架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中尊為釋迦像,又稱現在佛,主司現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觸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撫地,一手向上。左尊稱為藥師佛,即過去佛,主管過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缽。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即雙手交疊置于腹部。險要的地勢,精湛的技術和迥異的形狀,無不讓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奇。

三世佛是13世紀以來藏傳密教(俗稱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畫塑記》上記載,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是當時元朝信奉的主神。目前,這三世佛石刻經專家考證后認定為:我國發現的現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東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0米處有一方石刻即記載三世佛刻?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名碑奇石,密蔭幽澗,是碧霄巖的一大特點,以“三世佛”為中心,南側有1991年所建的閩南民居風格的廣欽法師塔院建筑群體;于其背后,我們看到了這個很大的南宋摩崖楷書石刻“壽”字,字體高3.5米,3.15米,譽稱“閩中第一大‘壽’字”;旁邊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則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數方石刻。

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頂峰,高處登臨,眼界頓覺開闊。清源洞、南臺巖這兩個景點可以說是我們今天抵達的最高峰,稱之為“山海大觀”。清源洞作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宗教積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學術價值。清源洞又名“純陽洞”、“蛻仙巖”。《泉州府志》稱:“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宋紹興年間有裴姓道人在此蛻骨登仙,時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這是一個富有神秘色彩、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說的是裴道人為民除害,追殺殘害生靈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蛻化。若問清源洞有多深?民間尚有“清源洞通洛陽江”的傳說。洞前有裴仙祠、觀音殿、文昌閣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輝映。還有一大批歷史名人紛至沓來留下無數勝跡;李光縉、何喬遠、姜志禮、洪承疇、粘本盛、馬負書、施瑯、……清源洞不僅具有深邃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極為壯觀優美的自然風光。現在讓我們領略此處的萬千氣象。這一帶山脈橫斷,峰巒起伏,層次變化極富規律;群落豐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亞熱帶雨林特征,從中隨步可見歷盡風霜依然生機盎然的古樹名木。春夏之間山頂云霧蒸騰,洞前亭閣縹緲。又因高居主峰,下臨無際,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盡收眼底,遠景有大海蒼茫,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海大觀”意境圖。南臺巖則如“空中樓閣”,巨石高聳,視野曠遠,左挹大海,右帶金溪,晉水橫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東西兩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觀”意境區中一處妙奪天工的奇景。同樣有釋、道、佛三教建筑緊依絕壁而起,四周樹木蔥籠,亦是一處游人登高遠眺之佳景。

朋友們,我們的游程即將結束。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們今天所見僅僅是鳳毛麟角,但我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各位能對清源這座國家級名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發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最后,謝謝大家的配合,愿有機會再和各位朋友相聚。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于宋代,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日聃。”故籍為楚地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它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晉江下游東北岸,位于東經l18度30'-118度37',北緯24度54'-25度o'之間;與發展中的泉州市區三面接壤。距廈門市106公里,福州市196公里。

清源山自然景色秀麗,人文景觀繪萃,尤以山上泉眼諸多別稱“泉山”,因山高入云稱“齊云山”。位于城市北郊又稱“北山”,山上有三峰亦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中興于唐代,宋元時期最為鼎盛。經過了歷代開發,山上留下了大量文物古跡現存完好的有宋、元時期石雕造像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600多方,元、明兩代花崗巖仿木結構的石室多處。最負盛名的宋代老君造像,系全國最大的、藝術價值最高的道教石雕;九日山祈風石刻,是研究我國古代海外交通史和書法藝術的珍貴資料;唐武德年間,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來泉州傳教,歿葬于靈山,稱伊斯蘭圣墓。其旁有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的“行香碑”,為我國海外交通的重要史跡。

清源山風景名勝區屬花崗巖地貌的山地丘陵,地勢起伏、巖石突兀,主景區最高海拔498米。地質結構是通過多次構造運動和巖體侵人所形成的,巖體外部呈黑褐色,巖層節理不發達,成土因質以坡積物居多,土壤為溫潤型;年平均氣溫17度-21.3度c之間,年平均降水量在1202-1550毫米之間,全年無霜期358天;清源山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濕潤,一年四季均適宜觀光旅游。

我國現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風景名勝區"閩海蓬萊"意境區內的羽仙巖下。1988年月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老子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思想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里記載:"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車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為教主,奉承《道德經》為主要經典。老子的哲學思想在我國占有重要位置,影響十分深遠。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為略施雕琢。"寥寥數語,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憑幾,垂耳飄髯,指能彈物,目光炯炯,獨具超塵脫俗、仙風道骨神韻。整座石像神態浩然,和藹可親,炳煥生光,充滿魅力,堪稱宋代石雕藝術瑰寶。

老君巖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規模宏大,蔚為半觀,為歷代文人墨客所詠贊。道觀明代已廢,但老君造像經風歷雨何存至今,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海內外游客、眾多學者慕名而來參觀考察。現在老君巖已成為著名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熱點。法蘭西共和。

國學。

者黛安娜·李作為我國文化部外文局專家,隨外籍專家組來泉州考察時,在老君巖題留:"這已是我第二次參觀老君巖,但我仍和上次一樣激動,因為這位老人和大地緊緊地融為一體,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國著名規劃專家任震英題贊老君巖造像為:"老子天下第一"。

清源山導游詞篇六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清源山導游詞篇七

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也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福建泉州清源山。

導游詞。

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各位親愛的團友們,大家好!春秋時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告訴我們:福禍是相對的,有所得必有所失。所以大家既然已來到有著“海濱鄒魯”之稱的泉州,就不要擔心抱怨其它什么了,打開你們的心,今天就讓我帶領大家盡情地放松游覽吧!

好!各位親愛的團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欲望,首先來游覽這“秀出東南”的泉州清源山。

清源山風景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占地面積達62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主峰海拔498米,清源山借仙而得名,那是什么神仙與它有著如此的身世之緣呢?這可要涉及到一個傳說了喔!大家都知道“八仙過海”八仙中有個叫做鐵拐李,對吧?傳說啊,李鐵拐云游至此,停在了山頭上休息時,見有山下藍海綠原|、山上蒼松翠柏、曲徑通幽之美景,這可把鐵拐李樂得高舉拐杖點地啊,極呼:妙哉、妙哉!可這拐杖呀,因用力太大深入底層數丈,冒出清泉噴射不止啊!于是因泉眼諸多,后人名為“泉山”,而泉州呢,也就因此而得名了,后又漸漸衍化為清源山了,又因山高入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郊北部又稱“北山”;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

說到三臺山大家也許就會聯想到佛教名山——五臺山了,同五臺山一樣,泉州清源山自唐代就有“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后逐步發展成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了。

我們帶著這種意境繼續往前走,話說柳暗花明又一村,好!我的朋友們,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呢,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喔!老君是誰呢?誒!就是我剛才說到的老子啦!那又是誰雕刻的呢?據《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啊,原來是一塊形狀稍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民間工匠略施技藝而成的。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大家仔細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咯!可不要真的爬上去摸,石像可是受保護的喔!

各位團友,神仙是可以騰云駕霧的,但我們可不能騰云駕霧,我們得細細的游覽。下面還有更多的景點讓我們慢慢的觀賞!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九日山、靈山圣墓三大片區組成,總面積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各位朋友,現在,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尊石雕,就是有真正“老子天下第一“美譽的老君造像。者君造像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是我國道教石刻中獨一無二的藝術瑰寶。它刻于宋代,歷經千年風雨滄桑,依然栩翎如生,神采奕奕。據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泉州府志》記載:“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說明它是一塊形狀肖似老翁的天然巨巖,是巧奪天工的民間工匠略施技藝,把它雕刻成春秋時期著名哲學家、思想家、道教開山鼻祖老子的坐像。漢代著名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老子韓非列傳》中記述“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陽,謚日聃。”故籍為楚地苦縣歷鄉“曲仁里人”。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從千手巖往上攀緩十多分鐘,即到彌陀巖。彌陀巖可以說是清源山的精華之一,這里有流泉飛瀑、古樹名木、廟宇石刻……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巧奪天工。我們來看這一處“泉窟觀瀑”。瞧,清澈的泉水從五十米高的陡壁上瀉落,在青石上飛珠濺玉,充滿了詩情畫意,把人間的凡塵俗念蕩滌貽盡,歷代文人騷客每每至此,不免文思流溢,滿目的摩崖石刻,如“洗心”、“清如許”、“流膏”等題刻仍熠熠生輝,為我們增加了觀賞雅興,不知大家是否有人生畫中游的美妙感受!

在瀑布旁的這一株由古榕和重陽木合抱成一體,造型奇特的附生樹,如情深意篤的“天侶”,故美其名曰:“天侶呈瑞”。看著它們如此親密無間,如膠似漆,令人既驚嘆不已又不由得浮想聯翩,不少的文人墨客說它是陳三五娘留在故鄉土地上的化身。因此,這里常有年輕的戀人,如意的夫婦相偎于此,留下充滿詩情畫意的紀念照。而僅隔幾步之遙的這棵濃蔭如蓋的大樹,相傳是700多年前施瑯將軍的的部將從中國臺灣帶回故鄉栽種的“洋蒲桃“,俗稱“蓮霧”。每當收獲季節,樹上綠里透紅,果實累累,形若斗笠,頂部尖、底部寬,吃起來清涼可口,別有風味。

再往上,過云臺,穿“一線天”,便到了高筑云臺之上的彌陀巖石室,彌陀巖是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仿木結構,平面近方形,背依石壁,面寬5.6公尺,歇山頂,正脊中間置一葫蘆,門上橫額書“阿彌陀佛”,柱頭及外檐用斗拱,巖內頂為疊澀方形藻井,石壁巖面浮雕“阿彌陀佛”立像一尊,高5米,寬2米,造型端莊大方,面容豐滿,慈祥和善,頭結螺髻,足踏蓮花,左手平胸,右手下垂,據佛經上說,這是表示要滿足信徒的愿望,接引眾生往極樂世界的意思。難怪這么多善男信女,見了阿彌陀佛,都頂禮膜拜,虔誠備至。

右室右側有一方石碑《元代重修記事石碑》,這一方石碑記載了彌陀巖石室石刻的重修過程,而最有價值的則是碑文中出現的多處簡化字,是漢字簡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寺前平臺叫“一嘯臺”,臺的左右各有3.5米高的5級實心佛塔一座。站在一嘯臺極目遠眺,晉水橫流,雙塔凌空,紅房碧野,景色妖嬈,使人心曠神治,留連忘返。

泉州具有宗教博物館之美譽,這在母親山--清源山體現得更為突出。前面我們參觀了老君巖(道教),千手巖、彌陀巖(佛教),現在讓我們一起登上碧霄巖(喇嘛教),去領略碧霄巖三世佛的風采吧。

三世佛并排結咖跌坐于仰覆蓮花座上,主像通高約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為土蕃式樣:佛發螺鬢,上置寶嚴。面相上寬下窄,雙耳垂肩,肩寬腰細,均著袒右肩袈,并以架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紋用凸雕線條表示,雖歷經滄桑而線條依然明顯。石像均有圓形頭光及身光。中尊為釋迦像,又稱現在佛,主司現在的世界,其造像作觸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撫地,一手向上。左尊稱為x師佛,即過去佛,主管過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缽。右尊叫彌陀佛,是未來佛,作施定印之禪定相,即雙手交疊置于腹部。險要的地勢,精湛的技術和迥異的形狀,無不讓每一個參觀者嘖嘖稱奇。

三世佛是13世紀以來藏傳密教(俗稱喇嘛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畫塑記》上記載,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是當時元朝信奉的主神。目前,這三世佛石刻經專家考證后認定為:我國發現的現存時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東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側20米處有一方石刻即記載三世佛刻于1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名碑奇石,密蔭幽澗,是碧霄巖的一大特點,以“三世佛”為中心,南側有1991年所建的閩南民居風格的廣欽法師塔院建筑群體;于其背后,我們看到了這個很大的南宋摩崖楷書石刻“壽”字,字體高3.5米,寬3.15米,譽稱“閩中第一大‘壽’字”;旁邊是伏虎僧雕刻,下方則有清代名士留下的數方石刻。

俗話說:無限風光在頂峰,高處登臨,眼界頓覺開闊。清源洞、南臺巖這兩個景點可以說是我們今天抵達的最高峰,稱之為“山海大觀”。清源洞作為清源山第一洞,溶合泉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宗教積淀,具有很高的觀賞和學術價值。清源洞又名“純陽洞”、“蛻仙巖”。《泉州府志》稱:“清源洞尤其大而奇者”。宋紹興年間有裴姓道人在此蛻骨登仙,時人塑像供奉。裴道人何以在此羽化成仙?這是一個富有神秘色彩、流傳久遠的民間傳說,說的是裴道人為民除害,追殺殘害生靈的巨蟒至清源洞,堵住洞口而蛻化。若問清源洞有多深?民間尚有“清源洞通洛陽江”的傳說。洞前有裴仙祠、觀音殿、文昌閣等三教祠宇森然并列交相輝映。還有一大批歷史名人紛至沓來留下無數勝跡;李光縉、何喬遠、姜志禮、洪承疇、粘本盛、馬負書、施瑯、……清源洞不僅具有深邃的歷史內涵和豐富的人文景觀,還有極為壯觀優美的自然風光。現在讓我們領略此處的萬千氣象。這一帶山脈橫斷,峰巒起伏,層次變化極富規律;群落豐富多彩,四季常青,具有亞熱帶雨林特征,從中隨步可見歷盡風霜依然生機盎然的古樹名木。春夏之間山頂云霧蒸騰,洞前亭閣縹緲。又因高居主峰,下臨無際,近景有山影倒映天湖,中景有古城盡收眼底,遠景有大海蒼茫,構成一幅絕妙的“山海大觀”意境圖。南臺巖則如“空中樓閣”,巨石高聳,視野曠遠,左挹大海,右帶金溪,晉水橫波,古城在抱,紫帽凌霄峙其前,東西兩塔拜其下,是“山海大觀”意境區中一處妙奪天工的奇景。同樣有釋、道、佛三教建筑緊依絕壁而起,四周樹木蔥籠,亦是一處游人登高遠眺之佳景。

朋友們,我們的游程即將結束。大家知道清源山佳景遍布,我們今天所見僅僅是鳳毛麟角,但我希望通過我的介紹,各位能對清源這座國家級名山留下美好的印象,能引發您寄意山水,重游故地之情!

最后,謝謝大家的配合,愿有機會再和各位朋友相聚!

清源山導游詞篇八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領略有“秀出東南”美譽的清源山秀麗而多姿的風采!由于時間所限,我們今天參觀的景點依次是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希望大家玩得開心盡興!

清源山景區方圓有四十華里,主峰海拔498米,與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輝映,猶如名城泉州的一顆璀璨明珠,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吸引了眾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歷史上因泉眼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齊云山”;位于市區北郊又稱“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稱“三臺山”。據泉州府志記載,清源山最早開發于秦代,唐代“儒、道、釋”三家競相占地經營,兼有伊斯蘭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動蹤跡,逐步發展為多種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區內流泉飛瀑、奇巖異洞、峰巒疊翠、萬木競秀,以宗教寺廟宮觀、文人書院石寶以及石雕石構石刻等文物為主的人文景觀幾乎遍布清源山的每個角落,現存完好的宋、元時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處9尊,歷代摩崖石刻近500方,元、明、清三代花崗巖仿木結構佛像石室3處,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師(李叔同)舍利塔和廣欽法師塔院。自古以來,清源山就以36洞天,18勝景聞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巖、千手巖、彌陀巖、碧霄巖、瑞象巖、虎乳泉、南臺巖、清源洞、賜恩巖等為勝,今天我們時間有限,無法飽覽清源山的神韻,只能讓大家留點遺憾去回味,或可以從我們有關的旅游宣傳資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現在我們參觀第一站--老君巖。

老君巖的布局是這樣的:山門--林蔭石徑--老君造像。

大家現在站的地方為老君巖的山門,請大家注意,眼前這曲尺型的上下兩級平臺,是陰陽太極八卦的變型圖案,正前聳立的這方天然石頭上鐫刻著“青牛西去,紫氣東來”八個篆字,還有這幢以盤根錯節為窗飾掛落的石構山門,充滿了山野氣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盡致,令人有進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著這條幽靜的林蔭石徑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樹分立兩側,氣派非凡。那一叢叢既密又長的樹根,有如老子的長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長地久“,無限生機。

老子的不朽之作《道德經》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象我們常說的“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告誡人們禍福旦夕,都是相對的,不必為此患得患失,有所得必有所失,任何時候,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被表象所迷惑,他的觀點,充滿了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老君造像原先有一座高大的道觀圍護,規模宏偉的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頗為壯觀,后來道觀被焚毀,老君巖便露天屹立,與大自然渾為一體,它的健在,足以證實譽稱“世界宗教博物館”的泉州古城,在宋代的道教文化是十分發達興盛的。李老君騎著青牛出函谷關,悠悠然“由楚入閩”,大概是看中了“泉南佛國”這一風水寶地吧?!

現在讓我們來認真觀賞老君石雕坐像。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寬8.01米席地面積55平方米。由于它是我國現存最大,雕技最絕年代最久的道教石雕造像,因此文史界人士戲稱之為“老子天下第一”倒也名符其實。生動逼真的造型,精美傳神的韻味,夸張寫意的線條,質樸淳厚的內涵,天人合一的意境,使這尊老君石像顯得格外親切可愛,充滿令人心馳神往、百看不厭的魅力。你看它席地而坐,左手扶膝,右手憑幾,雙眼含笑,須眉皓然,真可謂“風過髯動,指能彈物”。嚴格他說,老君的耳朵和雙膝似乎不合比例,雙耳垂肩、膝大無比,但這夸張和變位卻恰到好處地讓人感到大丈夫的伸屈自如。而最令人喜愛和贊嘆的是,石刻老君的神態和藹可親,目光深邃而睿智,滿臉笑容,豁達大度,平易近人,充滿了一種溫馨的人情味,一點也沒有道貌岸然、威嚴凌厲的神仙架勢。那襟懷坦蕩,笑口常開的神情,讓人感到可親、可近。在民間,這尊老子石像還是健康長壽的象征。泉州有句方言:“摸到鼻,吃百二;摸到目,吃百六。”意思是說,誰能摸到老君的鼻子,可以活上一百二,摸到眼睛呢,可以活上一百六。當然,只有小娃娃才會信以為真。其實清源山空氣清新,又有山野之趣,常到此地,身心得益,不必摸到什么鼻子眼睛,便可延年益壽了。

在親近了千年老人之后,此刻我們將進入“幽谷梵音”的意境區。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座古樸自然的古寺即為千手巖。

千手巖又名觀音寺,它是因為供奉觀音像而得名。千手巖處在清源山的左峰,寺宇紅墻素瓦,顯得格外清新。大殿正中靠后供奉的是宋代石雕佛教創始人釋伽牟尼坐像,石像工藝精湛,維妙維肖,是清源山宋代石雕藝術佳作之一。石像前的千手千服觀音塑像慈眉善眼,神態極佳。兩旁壁上的十八羅漢畫像,神態各異,有呼之欲出之感。千手巖寺中常年暮鼓晨鐘,香火不絕,寺前蒼松翠柏,峰石磷峋,別有一番情趣。值得一提的是寺前這株已有300多年歷史的古松,不知大家是否瞧出了它的特別之處?你看它樹干東西分成兩叉,正對寺廟大門,卻又不遮佛眼,與寺廟形成一個很美的夾角,令人稱奇。古松蒼勁挺拔,虬曲盤旋,像一位慈善為懷的老者,張開雙臂,迎接四方賓客,因此,無怪乎黃山的客人觀摩了這棵古松后,贊嘆它比黃山的“迎客松”還美,姿態更加熱情大度。

全文閱讀已結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制權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制
付費后30天內不限量復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毛片专区 | 日本在线网址 | 久久尤物 |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最热 | 亚洲 欧美 综合 | 成人看的羞羞视频免费观看 | 色护士极品影院 | 午夜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文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果冻传媒 | 懂色av影视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极品探花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在线萌芽 | 黄色视屏网站 |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 |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 亚洲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片毛片 |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成人爱爱aa啪啪看片 | 一级黄色裸体片 | 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免费看成人啪啪 |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美乳少妇与邻居尤物啪啪 | 日日噜噜噜夜夜爽爽狠狠小说 | 高清黄色一级片 | 性xxxxx大片免费视频 | 熟女少妇人妻中文字幕 | 91成人小视频 |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性色tv | 国产免费无遮挡吸奶头视频 | 国产资源av | 欧美精品一二三四区 | 3d毛片| 日本大片在线播放在线软件功能 | 撕开少妇奶罩疯狂揉吮 | 午夜免费网址 | 四虎影视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偷抇久久精品a片69 | 成人免费看片98欧美 |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亚洲精品日韩激情欧美 | 国产大片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乱色欧美激惰 | 俺来也俺也啪www色 俺啪也 | 国产精品影 | 少妇无码太爽了在线播放 |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 久久春色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 | 国产自产自拍 | 91福利视频在线 | 少妇又紧又色又爽又刺激的视频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 羞羞成人 | 亚洲国产精品大学美女久久久爽 | 无尺码精品产品网站 | 一本色道久久hezyo无码 | 懂色av一二三三区免费 | 在线看福利影 | 国产精品海角社区 | 台湾绝版午夜裸体写真秀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国产精品二 | 欧美精品一区二 | 国产乱xxxxx79国语对白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蜜桃av在线看 |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一二三四 |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谷原希美 | 亚洲涩情 | 欧美日韩国产片 |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全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三区 |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 日本三级大片 |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视频 | 99精品在线观看 | 92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日本一级二级三级aⅴ网站 日本一级二级三级久久久 日本一级二级视频 | 亚洲产国偷v产偷v自拍色戒 | 日本午夜影院 | 免费asmr色诱娇喘呻吟外国 | 狠狠干天天色 | 蜜桃视频中文字幕 | 国产新婚疯狂做爰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 |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禁止18在线观看 | 激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91丝袜呻吟高潮美腿白嫩在线观看 | 日韩av在线一区二区 | 日韩激情无码免费毛片 | 狠狠噜狠狠狠狠丁香五月 | 日本人和亚洲人zjzjhd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 国产麻豆一级片 | 国产激情四射 | 中文文字幕一区二区三三 |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一二区视频 | 日本成熟老太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v超清 |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沈阳45老熟女高潮喷水亮点 |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天天精品在线 | 久久香蕉国产线熟妇人妻 | 开心黄色网 | 毛茸茸日本熟妇高潮 | 青青草官网 | 亚洲天堂第一 | av激情四射| 97精品国产97久久久久久春色 | 色狠狠综合 |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m男 |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 激情欧美在线观看 | 超级av在线天堂东京热 | 欧美另类性 | 天堂在线国产 | 成人情侣激情偷拍视频 | 午夜伦4410yy妇女久久v | 男女性爽大片视频 | 欧美视频1区 | 欧美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看片网站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 成人在线免费网站 | 日韩一级免费视频 | 亚洲天堂91 | 欧美国产日韩久久 | 一本色道av立川理惠 | 欧美日韩久久久 | 88tv成人| 少妇又紧又色又爽又刺激视频 | 67194av| 国产三区在线视频 | 西西444www无码大胆 | 成人av动漫在线观看 | 在线人成免费视频69国产 | 91激情网 |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 黄色福利 | 九色自拍视频 | 国内自拍视频在线播放 | 青娱乐久久 | 欧美精品xx|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日韩av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 91大神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 麻豆专区| 国产黄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108种啪姿势大全动态图 | 亚洲社区在线 | 91视频国产一区 | 成人免费精品网站 | 一 级 黄 色蝶 片 | 亚洲天堂色图 | 丰满岳妇乱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在线网站 | 伊人涩 | 中文字幕日日 |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久久 | 国产 欧美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 男女插孔视频 | hodv一21134铃原爱蜜莉在线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蜜桃三电影 | 免费久久精品视频 |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做暖暖xo小视频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产精致一致六区麻豆 | 毛片黄片视频 |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 91国内精品久久 | 色播视频在线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熟女 |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咪爱四虎 | av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 丰满少妇免费做爰大片人 | 国产九色蝌蚪 | 国产熟妇勾子乱视频 | 成人小视频免费观看 |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 强行糟蹋人妻hd中文字 | 日韩天天干 | 日本大奶子视频 | 亚洲色婷婷久久精品av蜜桃久久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迅雷 | 黄色福利站|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二三四 |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 久久手机视频 | 男人深夜网站 |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 | 久久综合伊人 | 亚洲资源网 | 国产真实伦视频 | 毛片久久久久久 | 青青草超碰在线 | 欧洲女女同videos | 大狠狠大臿蕉香蕉大视频 | 欧美熟妇丰满肥白大屁股免费视频 | 曰韩无码av一区二区免费 | 欧美日韩综合网 | 国产91久久久 | www99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观看网 |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 流白浆视频 | 国产二级一片内射视频插放 | 成人禁污污啪啪入口 | 久久三级毛片 |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偷窥 | 欧美人妖另类aaaaa | 特黄三级又爽又粗又大 | 色老汉av一区二区三区 |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 免费成人国产 | 成人毛片100免费观看 | 青草视频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综合视频 | 色婷婷在线视频 | 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丫精品系列 | av激情在线 | 免费的黄色av | 天堂av手机在线观看 | 国产日产欧产美韩系列麻豆 | 久久久久麻豆v国产精华液好用吗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少妇av在线 | 无码中文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可以直接看的毛片 | 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中国 | 欧美综合社区 | 亚洲国产字幕 |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 亚洲综合福利 | 国产一级精品绿帽视频 | 欧美理论片在线观看 | 免费又黄又裸乳的视频 | 国产精品成人av久久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av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爱久久久久久久 | 202丰满熟女妇大 | 9i看片成人免费高清 | 亚洲综合色丁香婷婷六月图片 | 国产精品午夜影院 | 中文字幕在线网 | 张津瑜警花国产精品一区 | 在线看黄网站 | 日韩成人av在线播放 | 一级特黄aa大片免费播放 | 欧美最猛黑人xxxxx猛交 | 中日韩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自拍偷拍 | 国产懂色av一区二区三区 | 影音先锋在线资源无码 | 国产激情午夜 | 久久性av | 国产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果冻传媒 | 国产成人无码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 | 日本黄色的视频 | 欧美国产日韩视频 | 精品人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软件 |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久久久 | 67194成人在线| 日韩一级黄 | 污污视频网站免费观看 | 欧美成人性生活片 | 久久最新精品 | tube国产麻豆 | 冲田杏梨av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在线官网 |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 | 手机看片一区二区 | y111111国产精品久久婷婷 | 鸭子tv国产在线永久播放 | 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理论片 | 乱码午夜-极品国产内射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又爽免费 |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之红樱桃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51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 日日干日日草 |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 永久免费d站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夂夂精品香蕉爆 | 性做爰过程免费视频美女按店 | 俺去操| 亚洲性一区 | 天天操操夜夜操操 | 在线观看一区视频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 72成人网 | 少妇高潮惨叫久久麻豆传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东北女人av|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深夜成人网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欧美丰满老妇性猛交 | 天天玩天天干天天操 | 国产婷婷精品 |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 免费高清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 日韩网站免费观看 | 白嫩情侣偷拍呻吟刺激 | 97超碰人| 五级黄高潮片90分钟视频 | 456av | 国产无av码在线观看 | 人人爱免费在线观看 | 好大好长好紧爽小91 | ass阿娇裸体pics|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 | 91精品国产视频 | 中国女人内谢69xxxx免费视频 | 色婷婷精品久久二区二区蜜臂av | 久久中文字幕高清 | 亚洲情在线 | 少妇性荡欲午夜性开放视频剧场 | 在线观看国产黄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竹菊 | 国产第一精品 |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小说 | 国模大尺度自拍 | 欧美成视频人免费淫片 | 天堂资源成人√ | 日韩成人片 | 国产一级性生活视频 | www色五月com | 国产999精品视频 | 我要看黄色1级片 | 亚洲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 国产精品视频麻豆 | 久久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专区欧美专区 |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 少妇爽 |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 婷婷六月综合网 |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天天 | h视频免费在线 | 日本人添下边视频免费 | 日本黄色一级视频 | 成人在线免费 | 黄片毛片一级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按摩秒播 | 狠狠操91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 | 国偷自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精品国产精华精华液好用吗 | 荫道bbwbbb高潮潮喷 |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 青青草原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 四虎视频在线观看 | 午夜性 | 麻花豆传媒mv在线观看 | 少妇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欧美高清激情brazzers | 国产一线二线三线女 | 国产在线第一页 | 日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韩成人久久 | 国产色婷婷亚洲99精品小说 | 大尺度做爰黄9996片视频 | 僵尸叔叔在线观看国语高清免费观看 | 日本成人毛片 |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 | 日韩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精品xxx在线观看www | 尤物视频在线 | 欧洲成人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 中韩日产字幕2021 | 一级片在线免费观看 |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一区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原创av| 久久婷婷国产麻豆91天堂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软件 | 国语对白超精彩 | 国产熟妇久久777777 | 叶玉卿三级露全乳视频 | 最近中文字幕第一页 | 国产日韩片 | 日本免费黄色小视频 | 一级欧美日韩 | 性xxxx尼泊尔娇小视频 |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 激情丁香网 | 国产色婷婷精品综合在线手机播放 | 一二三国产精品 | 无码高潮少妇毛多水多水 | 欧美饥渴熟妇高潮喷水水 | 在线观看视频毛片 | 欧美日韩www | 色综合免费视频 | 亚洲高清视频网站 | 桃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二区三区偷拍浴室洗澡视频 | 一曲二曲三曲在线观看中文字幕动漫 | 日韩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黄下载链接 | 全国探花| 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 |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 | 韩国三级免费 | 天堂另类网站 | 嫩草影院wwwnyz五月天 | 成人亚洲性情网站www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日韩高清在线 | 性av网站 | 国产公共场合大胆露出 | 艳妇av | 国产精品女教师 | 九九操|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久久 | 800av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看成人av的动态图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av成人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欧美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网站在线观看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欧美老妇小说 | 中国一级簧色带免费看 | 极品淫少妇| 红桃av在线 | 国产日韩欧美日韩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 窝窝午夜理论片影院 | 亚洲国产一二三 | 国模私拍av | 中文字幕有码在线播放 | 嫩草影院污 | 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传媒 | 人妻熟妇女的欲乱系列 | 91综合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x免费看蜜桃 | 岛国精品在线观看 | 蜜桃91麻豆精品一二三区 | 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女人按摩摩 | 日本天堂在线播放 | 久久综合99| 大咪咪dvd| jzjzjz欧美丰满少妇 | 五月激情小说网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 | 老司机午夜福利视频 | 国产呻吟对白刺激无套视频在线 | 男生美女隐私黄www 男生女生羞羞网站 |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产男女激情 | 亚洲美女自拍偷拍 | 欧美精品v国产精品 | 成人毛片视频在线播放 | 真人做爰高潮全过程毛片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 免费在线观看的黄色网址 | 麻豆av网站 | 国产男女激情 | 欧美精品动漫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 | 新疆毛片 | 中文视频在线 | 极品少妇xxxx精品少妇小说 | 日本精品毛片一区视频播 |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站 | 无套内谢大学处破女福利 |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观看 | 日本japanese学生丰满 | 美女av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va视频 | 国产内射老熟女aaaa∵ | 狠狠艹逼| 中文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 日韩在线 中文字幕 | 一节黄色片 | 神马午夜精品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加勒比毛片 | 99久久免费精品国产免费高清 | 国产精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超碰在线网址 | 在线成人免费 |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 波多野吉衣在线视频 |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亚洲视屏在线 | 精品成人佐山爱一区二区 | 少妇高潮尖叫黑人激情在线 | 亚洲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va在线 | 九九热免费 | 欧美亚洲国产成人 | av在线手机观看 | 乖疼润滑双性初h |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久久久 |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 三级三级三级三级 |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 美女尿尿网站 | 一本之道综合在线 | 人人综合 | 国91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 | 五月天婷婷视频 | 久久夜夜操妹子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人狍大战 | 成人做爰黄|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 | 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av麻豆 | 在线观看国产日韩 | 青青草成人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网址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综合试看 | 日本人的性生活视频 |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 |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av |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 成人黄色网 | 欧美一道本 |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 99影视网 | 国语精品对白露脸少妇网站 | 天天插天天色 |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色站| 1024久久 | 亚洲最大毛片 | 久久久亚洲麻豆日韩精品一区三区 | 91免费精品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特一级片 | 好男人www社区在线视频夜恋 | 三级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经典 | 尤物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 少妇边打电话边呻吟在线91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小说 | 亚洲精品女人 |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 亚洲情综合五月天 | 欧美 日韩 国产精品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v福利动漫 | 欧美性受xxxx白人性爽 | 成年片色大黄全免费网站久久 | 免费成人91 | 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视频 | 91免费版在线观看免费 | 精品999久久久 |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 综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播放gif | 色呦呦在线看 | 99国产精品欲a | 国模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一区二区欧美 |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1原创国产 |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网站 | 亚洲日韩成人 | 粗大猛烈进出高潮视频 | 色秀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av天堂毛片久久久借种 | 亚洲精品国产嫩草在线观看东京热 | 久久人人爽人人人人片 | 亚洲国色天香卡2卡3卡4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第十负 | 久久免费在线视频 | 狠狠色综合久久婷婷 | 欧美aaaaa性bbbbb小妇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 h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