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的睡眠是小學學生健康成長、高效學習的基石。為幫助學校妥善解決學生睡眠問題,切實提升學生睡眠質量,我們整理了小學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及措施內容 6 篇。這些方案從制度建立、家校溝通、作息調整等多維度出發,為學校制定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策略提供詳實參考,助力學生養成良好睡眠習慣,茁壯成長。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20__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抓好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制管理等工作要求,落實落細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并優化學生睡眠管理,探索科學有效的睡眠管理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睡眠管理做具體方案如下:
一、加強領導,明確睡眠管理的重要意義睡眠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是學校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重要體現。提高課堂的效率,需要學生有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可見學生的睡眠情況是高效課堂的關鍵,要積極做好和改善學生的睡眠情況,引導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睡眠質量并宣傳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從而達到家校共識,共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睡眠的布置與實施
1、立足學校作息時間,整體考慮學生居家的作息時間,確保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在10小時。系統、科學、合理制定學生的睡眠計劃,引導學生自覺遵守,形成習慣。
2學校、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家校聯系,發揮家校合力,倡導家長科學監督學生睡眠完成情況,及時了解學生睡眠動態。
3、全校班級開展睡眠專題班會,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三、睡眠的管理與監督加強學生睡眠時間的監督。
班主任通過家長加強對學生睡眠情況的監控,把好關,形成學生個人備案。定期開展有關睡眠情況的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整改意見。
四、加強監管,優化睡眠管理保障措施
1、建章立制,規范管理。構建本校學生的睡眠管理的一系列制度,抓規范要求,從制度上規范家長和學生睡眠情況的落實。建立學生睡眠常規檢查制度,進行規范管理。形成以班主任和家長協調配合的管理機制,注重對學生睡眠質量的反饋,確保學生每天的睡眠時間達到要求。
2、強化督查,完善評價。學校將班級睡眠開展情況作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內容之一,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將學生睡眠工作的開展落到實處。
小學生睡眠管理制度試行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長陳__在20__年教育工作上的講話精神:“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五項管理,看似小事,但都是關系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大事”,根據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中小學生減負措施的通知》等政策文件,為保證中小學生睡眠時間,我校特制定如下規定:
1、推遲早晨上學到校時間,讓孩子們可以多睡一會,并且有時間吃一份營養豐富的早餐。
2、減輕學生的課外負擔,不要給學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業和輔導班,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擁有更好的睡眠。
3、讓孩子們就近入學,減少孩子們在路上耗費的時間,讓學生不必為了上學而早起,從而獲得更多的睡眠時間。
4、小學低年級學生每天保證10個小時睡眠,中高年級保證9小時睡眠。學校要經常性地抽查家長的執行情況,對于侵占學生休息時間的給予批評教育。
5、家長要為孩子睡眠提供安靜環境,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睡眠習慣;要求孩子睡前不玩手機和電腦等,以利于盡快入睡和保證睡眠質量。
__市__區__學校學生作息時間表
第一節課:8:30——9:10
第二節課:9:20——10:00
課間操:10:00——10:30
第三節課:10:30——11:10
第四節課:11:20——12:00
午休:12:00——14:30
第五節課:14:30——15:10
眼保健操:15:10——15:25
第四節課:15:25——16:05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 篇2
為保證學生享有充足睡眠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本著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的原則,制定本制度。
一、加強科學睡眠宣傳教育。
睡眠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對促進中小學生大腦發育、骨骼生長、視力保護、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習能力與效率至關重要。我校把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納入課程教學體系、教師培訓內容和家校協同育人機制,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明確學生睡眠時間要求。
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最遲于21:20入睡,學校、家庭及有關方面應共同努力,確保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三、統籌安排學校作息時間。
從保證學生充足睡眠需要出發,每天上午不得早于8:20上課,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學校將提前開門、妥善安置。
四、防止學業過重擠占睡眠。
學校不斷提升課堂教學實效,加強作業統籌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或課后服務時間,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提醒家長注意校外培訓機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作業練習、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業。
五、指導提高學生睡眠質量。
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 篇3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在校學習環境,保證學生良好的睡眠質量。科學化,規范化管理好學生睡眠,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睡眠管理方案。望各班各家長認真遵照執行。
一、入校管理
嚴格學校作息制度,加強對學生上學、放學校門口安全的管理,避免學生長時間在校門口逗留。要求學生按時到校,不要提早到校,早上學校的開門時間7:40,學生上午上課時間為:8:20。下午學校開門時間2:00(執行夏季作息時間后,開門時間為2:30)下午上課時間為2:10(執行夏季作息時間后,上課時間為2:50)冬季下午上課時間為2:00。晚上睡覺時間:春秋晚上9:30——次日早上7:00。夏季晚上9:30——次日6:30。冬季晚上9:00——次日早上7:00。春秋在家午休1個小時,夏季午休2個小時。保證學生全年睡眠時間滿足10小時以上。
二、午休管理
1、嚴格遵守學校作息制度,按時就寢。放學后,不準在教室,校園內逗留。
2、愛護學校公物,不準在室內外墻面、床邊沿及其他地方涂抹亂畫。
3、中午午休時不準在教室內打亂蹦跳做危害別人或自己的活動。
4、不準要求學生在午休期間寫作業等其他活動。
5、午休時不準隨意出入別人教室,未經允許不準用別人物品、偷拿別人物品者一經發現。輕者通報批評、重者給予開除處分。
6、午休時到教室內按時休息,不大聲喧嘩,不影響別人休息。吃過的零食袋應放入垃圾桶內。
7、午休不準在教室內以大欺小,倚強凌弱。
8、午休時入廁時漫步輕聲,大小便入池,不準在教室或廁所內抽煙。入廁后立即回教室午休。
9、晚上在家熄燈鈴響后,不準在樓梯內亂跑,不得有在床上玩手機、看書等影響休息的活動。
10、學生在午休時應聽從班主任與生活老師的安排,服從管理,不能公然頂撞生活教師。有問題應積極向值班領導反映。
11、學生在休息期間嚴禁私自外出。一經發現給予除名處分。
班主任查午休時與生活教師做好溝通,交接,并排查安全隱患。
三、作業管理
為嚴格執行教育局有關作業規范的精神,切實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保證學生充足的睡眠時間。經寨里河鎮中心小學領導組研究決定,對各年級各學科的課后作業情況進行整體監控,學校特制定《作業備案監測和問責制度》,希望各年級組、備課組認真貫徹執行。
作業備案:
1、各年級備課組組長是學生課后作業的直接責任人,對學生當天作業負責。要嚴格執行學校及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作業量,1-2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3-6年級每天書面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
2、任課教師布置,需經本年級學科組統一協商,統一內容,經教導處主任審批后統一布置學校將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年級査看,審核學生的作業量及作業內抽查學生的作業,了解教師對學生作業相關規定的執行情況
作業監測:
為有效控制課后作業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實現教學管理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特實行以下作業監測制度:
一作業量規定
1、每天一、二年級不布置課外作業,三、四、五、六年級只布置語文、數學、英語作業。作業進行ABC分層設置,定期進行檢測學生適時調整學生分層檔位。
2、不允許私自訂購課外資料、試卷等。
3、課后作業時間每天不超過1小時。
(二)監控措施
學校將采取隨機抽査和集中監測兩種方式,保證監測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一是不定期抽取學生。通過發放問卷、電話訪問等形式,對學生課后作業監測情況進行監測。
二是定期對學生課后作業進行集中檢查。各年級每學期對教師備課、學生作業進行一次集中檢查和日常抽查,作為評定教師作業布置情況的依據。同時各級部每次監測結束后,要對監測情況進行全面分析,撰寫監測報告,將檢査情況進行總結上交學校。學校對常規情況進行工作督查。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 篇4
根據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廳函[20__]__號)、教育廳《關于轉發教育部辦公廳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蘇教辦基函[20__]__號)文件的。要求,現制定__市__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辦法。
一、高度重視學生睡眠管理工作。
學校要帶領教師學習領會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部門關于加強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學校課程育人、管理引導的作用。要結合班會課、心理健康課、集體晨會、家長會等課程或活動,大力宣傳和普及科學睡眠的知識,提高思想認識,積極引導家長做好學生在家中的睡眠管理,明確學生睡眠時間要求。
二、學生睡眠管理具體要求。
1、明確睡眠時間: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
2、嚴格遵守入睡時間:小學生睡覺不得晚于21:20。
3、保證作息規律:做到按時入睡,按時起床,早睡早起。
4、養成良好個人習慣:合理安排放學后的時間,做到省時高效,合理緊湊。
5、掌握簡單的睡眠技巧:可以運用簡單的睡眠技巧幫助自己及時入眠。
三、科學統籌安排學校作息時間。
學校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
四、嚴格按照規定控制作業總量。
學校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避免因過量的課后作業擠占學生的正常睡眠時間。書面家庭作業量由班主任統一協調,教師之間互相監督提醒,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定期檢查、指導,進一步促進“減負增效”。
五、協同配合落實學生睡眠要求。
學校要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作息時間表,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個別學生未能按時就寢的,家長應督促學生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六、加強學生睡眠情況指導監控。
學校要密切家校聯系,常態化了解學生睡眠情況,及時改進相關工作,有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于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指導家長營造良好就寢環境,提高學生睡眠質量,保證睡眠時間。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 篇5
小學階段是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強健的體魄、愉快的情緒、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兒童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這些都與充足睡眠密切相關。為保證我校學生享有充足睡眠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二、工作目標
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達到10小時,學校、家庭及有關方面應共同努力,確保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科學睡眠宣傳教育
睡眠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對促進中小學生大腦發育、骨骼生長、視力保護、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習能力與效率至關重要。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團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二)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
1、教師嚴格按照上級部門要求。一二年級不留書面家庭作業,三——六年級書面作業控制在30——60分鐘內,開展課后延時服務,學生應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避免學生回家后作業時間過長,擠占正常睡眠時間。
2、教師應分層布置作業。有針對性幫助學困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三)指導學生科學睡眠
1、指導提高學生睡眠質量。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
2、指導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
3、指導家長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
4、暢通家長反映問題和意見渠道,及時改進相關工作,確保要求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學生良好睡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四)家長幫助學生積極睡眠
1、固定作息,養成習慣。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督促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00。培養孩子養成準時上床,按時入睡,固定作息的好習慣。
2、營造氛圍,提高質量。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家長一定要做好陪伴和引導,培養孩子良好的睡前習慣。睡前半小時或一小時就開始為睡眠做準備,避免噪音,調整亮度,可以靜靜地看書,或者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讓孩子的情緒處于一種較為平靜的狀態。
3、嚴把時間,合理安排。為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確保每個孩子吃好早餐,學生不早于8:00到校,學校上午第一節課上課時間為8:35。
4、減負提質,保障睡眠。家長不能額外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個別學生經努力到就寢時間仍未完成作業的,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
5、孩子睡覺時不要讓孩子躺在床上玩手機或電子產品。躺在床上玩手機或電子產品不僅會使孩子的視力下降,還會讓孩子始終保持興奮的情緒,使入睡時間延后。
6、睡前不吃零食。因為睡前吃零食的習慣不但會造成孩子肥胖,更會影響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另外睡覺前大量吃零食還容易讓孩子體重超標導致肥胖癥。
7、睡前避免不關燈。如果孩子睡覺總是不關燈的話,可能導致孩子發生矮小癥和生長緩慢。
8、家長為孩子做好榜樣,作息規律。
四、組織保障
學校成立學生睡眠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開展宣傳,組織管理等工作。
組長:____
副組長:____
組員:____、各班主任、家委會成員
小學學生睡眠管理實施方案 篇6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教育部20__年全國教育工作精神,抓好學生睡眠管理等工作要求,保證小學生享有充足睡眠時間,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現就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生睡眠管理工作計劃如下。
一、“睡眠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____
副組長:____
成員:各班班主任
班級學生睡眠監督員:全體家長
二、學生睡眠時間規定及要求
1、班主任要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作息時間表,保證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00,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孩子充足睡眠建議學生20:30—21:00入睡,早上6:30—7:00起床,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
2、為保證學生充足睡眠時間,學校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統一實行國家規定的每周“5+2”工作制度。任何老師不得占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組織學生上課,不得要求學生參加任何形式的補習班、輔導班,加重學生負擔。
3、學校要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做好學生午休時間安排,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確保學生達到規定睡眠時間要求。
三、具體工作安排
1、加強科學睡眠宣傳教育。睡眠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對促進中小學生大腦發育、骨骼生長、視力保護、身心健康和提高學習能力與效率至關重要。各班班主任要把科學睡眠宣傳教育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心理健康教育、班隊活動、科普講座以及家長學校、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大力普及科學睡眠知識,廣泛宣傳充足睡眠對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極端重要性,提高教師思想認識,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睡眠衛生習慣,引導家長重視做好孩子睡眠管理。
2、明確學生睡眠時間要求。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應達到10小時。學校、家庭應共同努力,確保中小學生充足睡眠時間。
3、統籌安排學校作息時間。學校要從保證學生充足睡眠需要出發,結合實際情況合理確定中小學作息時間。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學校不得要求學生提前到校參加統一的教育教學活動,對于個別因家庭特殊情況提前到校學生,學校應提前開門、妥善安置;合理安排課間休息和下午上課時間,學校應保障學生必要的午休時間;確保學生達到規定睡眠時間要求。
4、防止學業過重擠占睡眠時間。學校要加強作業統籌管理,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合理調控學生書面作業總量,指導學生充分利用自習課或課后服務時間,使學生在校內基本完成書面作業,避免學生回家后作業時間過長,擠占正常睡眠時間。不得以課前預習、課后鞏固、作業練習、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業。
5、合理安排學生就寢時間。學校要指導家長和學生,制訂學生作息時間表,在保證學生睡眠時間要求前提下,結合學生個體睡眠狀況、午休時間等實際,合理確定學生晚上就寢時間,促進學生自主管理、規律作息、按時就寢。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00,家長應督促按時就寢不熬夜,確保充足睡眠;教師應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加強學業輔導,提出改進策略,如有必要可調整作業內容和作業量。
6、指導提高學生睡眠質量。教師要關注學生上課精神狀態,對睡眠不足的,要及時提醒學生并與家長溝通。指導學生統籌用好回家后時間,堅持勞逸結合、適度鍛煉。指導家長營造溫馨舒適的生活就寢環境,確保學生身心放松、按時安靜就寢。
7、加強學生睡眠監測督導。做好學生睡眠管理與指導工作,學校設立監督舉報電話或網絡平臺,暢通家長反映問題和意見的渠道,及時改進相關工作,確保要求落實到位,切實保障學生良好睡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