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志愿者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一
經過幾次的培訓后,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了現實的厚重以及自己肩上將要挑起的重擔。作為志愿者,僅憑熱情和一時沖動是遠遠不夠的,我們不僅要行動,還要加強理論學習;不僅要提高自身為社會奉獻的本領,還要以點帶面,帶動更多的人加入進來,推動志愿事業的發展。
正所謂實踐見真知,有付出就有收獲。通過這幾次培訓與演練,我們收獲的是奉獻的快樂,真切地體會到“我志愿,我快樂”“大家一起來,更精彩”的真諦。
在培訓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志愿服務通用禮儀”的培訓,培訓通過一系列的正反典例,向我們展示正確的儀表姿態,以更好地展現志愿者形象。當我們擔負了志愿者的使命之后,自身的形象已經不僅僅代表個人,也是代表著上海,甚至是中國。我們在舉手投足之間都應該表現出一個大國的公民應有的素質和形象。只有懂禮儀,才能更好的成為一名合格的志愿者。
一次次的培訓,使我對志愿者的重要性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同時也對自身志愿服務精神和服務技能有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第一,提升服務意識,充分認識志愿工作重要性。志愿者是城市的名片。因此,志愿者的精神面貌、工作態度如何將是留給外賓的第一印象。
第二,強化服務理念,始終保持工作熱情持續性。志愿服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如果我能成為志愿者,可能長時間的工作會使我產生厭倦甚至煩躁。這就需要我在服務的過程中適時地調整服務態度,強化服務理念,主動地去排除煩躁情緒,從而保持較高的服務熱情,提升服務質量。
第三,增強服務技能,力爭確保服務成效優異性。雖然,實際服務時間只有短短幾天,但在這幾天中面臨的問題卻可能來自方方面面。在服務過程中,我可能遇到語言的障礙,也可能在特殊的工作能力上顯示出不足,更可能遭遇到許多無法預計的突發狀況。這一切都需要我在服務過程中不斷地去適應、去克服。我將充分利用好在我服務之前這一段寶貴時間,突擊提升語言等服務技能,確保服務工作順利進行。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薄的,但當一群群志愿者的力量融匯在一起,將成為不可阻擋的浩瀚洪流。我即將成為這洪流中的一滴小水珠,為此我感到驕傲和自豪,我將把握好這一契機,力爭圓滿地完成好志愿者服務的工作,為本次大會的成功舉辦,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大學生志愿者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篇二
實踐主題:美麗廣西,清潔鄉村
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田園,一場旨在進一步改善全區鄉村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創造良好人居環境,進一步改進干部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活動,正在八桂大地上演。5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政府召開全區電視動員大會,決定用將近兩年在全區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
隨著我國實施清潔工程以來,我們城鄉開始進行環境的清潔。我的家鄉在南寧上林巷賢,那是一個相對其他地方而言是一個非常落后的地方,那里的環境不怎么好,垃圾隨處可見,灰塵飛揚在空氣中,看起來很濁。回到村里面,在去串戶閑聊時,聊到今年的熱題:美麗廣西,清潔鄉村,他們都有好多人不知道有這么一個活動,我當時就無語了,也有一部分人知道,可是他們大部分都會說:和我們有關系嗎。事實上也許是他們沒有認知到自己對這個活動的重要性。從活動的主題可以知道,這個活動都需要每個人去參與,一個大的群體需要一個小群體的參與。
常人看來,鄉村清潔是一件很具體、很平常的事情,為何廣西要眾?
在廣西決策者看來,清潔鄉村看似小事,但它關系到全區5200多萬壯鄉兒女生存發展環境、關系到廣西對外開放形象、關系到人民群眾文明素養和健康水平的提高、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開展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是順應廣大人民群眾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改善廣西鄉村群眾生活生產條件,創造良好人居環境的民生工程;是打造天藍、地綠、水凈潔美鄉村,倡導珍愛自然保護自然,建設生態文明示范區的生態工程;是改變農民群眾生活習慣,培育文明行為,形成爭創文明先進長效機制的新風工程;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樹立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新形象的作風工程。活動總體要求達到以下4個目標:
清潔環境。鄉村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整治,家園、水源、田園清潔整治取得明顯成效,管護長效機制建立健全,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美化鄉村。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改善,田園村落綠化美化亮化工作取得重大進展,鄉村風貌改造內涵不斷拓展,特色名鎮名村建設成果顯著,鄉村規劃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突破。
培育新風。各級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作風得到進一步發揚光大,農民群眾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范自覺性增強,文明新風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文明村規民約普遍建立推行,黨風優良,政風清廉,鄉風文明,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和諧。
造福群眾。農民群眾科學衛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基本養成,生活生產條件明顯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更加舒適,生態建設和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步伐加快,農民致富增收能力大幅增強,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二、基本原則
(一)集中整治,形成長效。集成政策,集合資源,集中力量分階段推進活動開展,既要著力解決當前的突出問題,取得階段性成果,又要著眼長遠,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衛生整治活動,整體提升農村公共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完善各級清潔環境經費投入保障制度,形成管護長效機制。
(二)干部引導,農民主體。黨員干部進村入戶,深入發動,示范帶動,緊緊依靠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廣泛組織群眾參與。廣大農民群眾是清潔鄉村活動的主體,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自覺自愿籌資投勞,共同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