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演講稿在我們的視野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年級養成教育演講稿篇一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抓常規管理 促進養成教育》。
打造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抓常規管理,促進養成教育。我認為: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常規管理的前提是制定常規,只有確立了學生的日常行為的規范,才能使學生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學習上,而不是物質追求上,不是放在那些無關學習的事情上。
只有抓好了常規管理,才會有效約束學生的行為習慣與學習習慣,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校風。
常規管理要具體化,給學生以非常明確具體的要求,可以使學生更加有章可循,讓學生樹立道德感、責任感、尊嚴感,端正學習態度,學習更主動更自然,在具體操作時,可精細到每個細節,做到定人、定點、定時、定事.
學生是日常管理的對象,更是常規管理的主體,為此,我們以班級教育、自我教育、傳授教育為主渠道,訓練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達到自我完善。具體方法如下
只有學生自己思想端正,認識自己的優缺點,并客觀評價自己,才會超越自我,奮發向上。因此,我們學生要每天“三省吾身”,發現自身問題所在,并對出現的問題,分類整理,分清緩急輕重,然后及時調整矯正。從而達到“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自我約束”的目的。
養成教育的目標在于力求實實在在,活動力求現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內容貫穿于全部教育教學常規管理活動之中,將落實進行到底。而“將落實進行到底”,關鍵在于將具體某件事的要求,化為可操作的細節,并狠抓過程落實情況,加以分析。如衛生的打掃和保持,紀律的約束和反饋,生活細節的關注和落實,養成教育無處不在。
在我們學校,日日有檢查反饋,周周有評定通報,月月有表彰獎懲,目的何在?目的在為了將養成教育落實到實處!為了真正做到:把個人行為變成一種內心的道德自覺。我們養成良好的習慣,并讓它成為我們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然而,這條大多數人都明白的育人學習原則,又有幾個人落實履行了呢?馬克思主義唯物論告訴我們,人的正確思想只有從長期的實踐中來,因此,同學們,我們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須從小事、身邊事做起,并且踏踏實實做好。學會今日事今日畢!每天抓住課堂知識,抓好課后的落實,不斷汲取知識的精髓,豐富自己的學識,培養品質,提升品位。
同學們,中國的明天屬于我們,讓我們重視常規教育的落實,養成良好的習慣,為我們光輝的明天再添一抹金色!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一年級養成教育演講稿篇二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同學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話的內容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我始終認為,小學教育就是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初步的智力培養。所以在今天難得的校會上,我給同學們提幾點要求:
(一)養成舉止文明的習慣
舉止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的姿態。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勢和表情等。文明的舉止是一種修養,是一種財富。在平時的生活細化目標: 1、熱愛祖國,升國旗奏國歌時自覺肅立
2、見到老師、客人主動問好
3、自覺使用 “請”、 “您好”“謝謝”、 “對不起”、 “再見”等禮貌用語
4、在接受別人的幫助時,要微笑著向別人致謝
5、向別人請教,態度要誠懇。
6、不打架,不罵人,公共場所不喧嘩
7、不給同學起綽號,不歧視身體有殘疾的同學
8、當同學答錯問題時,不起哄、不嘲笑
9、集合做到 “快、靜、齊”,觀看比賽文明喝采。
(二)培養誠實守信的習慣
一個人來說, “誠實守信”既是一種道德品質和道德信念,也是每個公民的道德責任,更是一種崇高的 “人格力量”。
細化目標: 1、誠實守信,說了就要努力去做。2、答應的事確實難完成的,應向對方說明原由,用誠摯的`態度向對方表示歉意。3、借了別人的東西要按期歸還,說話要算話。
(三)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
要想贏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與受人尊重一樣,尊重他人是我們的需要。
細化目標: 1、耐心聽他人說話,不隨便打斷他人說話。2、用心聽對方說話,不要一邊聽一邊考慮自己的事。3、聽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激動,平靜地聽他把話說完。4、不打擾別人的學習、休息、工作和生活,一旦妨礙了他人要及時道歉。5、未經允許,別人的東西不亂動。
(四)養成守時惜時的習慣
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從小懂得 “時間就是金錢”、“時間就是效率”,從小養成守時惜時的良好習慣。
細化目標:
1、晚上按時睡覺,早上按時起床。
2、放學后按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
3、回家后,馬上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當天事當天畢。
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五)懂得感恩的習慣
學會感恩是人性的體現,懂得感恩是責任的要求。懂得感恩已成為時代的呼喚,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
(六)勤儉節約的習慣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目前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刻不容緩。
(七)遵守秩序的習慣
規則和秩序是社會公共生活中的基本準則。沒有秩序任何集體活動都無法開展。
(八)勤于動手的習慣
自己動手可以提高學生自理自立能力。
(九)鍛煉身體的習慣
健康的身體,是學習、工作、成才的基礎。鍛煉身體不但能讓身體結實健康,還能磨煉人的意志。
(十)講究衛生的習慣
講究衛生是每一個人應有的生活習慣。在現代社會中,小學生養成講究清潔衛生的好習慣特別重要。它是一個人文明的表現,既體現了良好的個人面貌,又包含了對他人的尊重。
一年級養成教育演講稿篇三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時值大雪,寒氣襲人。辛勤的老師們每天準時來校,為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走進校園,有安靜的工作環境、孩子們的親切問候、有干凈整潔的操場小徑、有師生和諧的學習氛圍……一切都如春日陽光,溫暖我心。下面,我以“……”為主題,就近來的工作所感向同仁們做個交流,班門弄斧,請多指教!
所謂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了這樣一句話:“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我校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學校特點,以少先大隊和各班中隊為主陣地,狠抓學生養成教育,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而這項德育工作對于我這樣一個年輕的班主任而言更是任重道遠。
一次,我正在辦公室備課,董功洵同學含不喊報告,徑直走進辦公室來到我面前,說:“剛剛程子軒把我的水杯弄倒了。”我故意裝作沒聽見,他似乎有所察覺,便又說了一句:“王老師?”,我還是沒有理睬他。他似乎意識到自己的不對,于是說:“王老師,您好!跟您匯報一件事,剛剛……”我這才抬頭,嚴肅的看著他,問他:“你覺得你剛才有那些行為不合適?”他沉默了一會兒,說:“老師,對不起,我知道進辦公室應該先喊報告,另外,對老師說話要有禮貌。”我說:“知道就好,以后一定要注意這些生活細節,有時候,一個細節可能會嚴重到影響你的一生。”接著,我給他講了一個大學生因為細節問題而在應聘時候輸給一個初中生的故事,他聽后真誠的說:“謝謝老師,我今后一定會注意這些細節問題的。”從這以后,董功洵同學學習積極性特別高,在班里實時起帶頭作用,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校外只要見到我就遠遠的跟我打招呼,而且說話很講禮貌。他的媽媽也經常在電話里夸孩子變了。在董功勛同學的帶領下漸漸地,班里大部分學生的文明禮貌習慣已得到強化。現在,做一個文明禮貌的孩子已成了我們班大部分孩子的自覺行為。
家庭:父母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 化程度的比例較大;父母大多務農或外出打工,與孩子接觸 的時間很少;管孩子的大多是爺爺奶奶,他們只能負責孩子 的起居飲食,往往忽視孩子的品德、行為習慣教育。近年來 高二半山的彝族學生也越來越多,他們的文明程度、文明意 識普遍較低,缺乏良好的禮貌、衛生習慣和社會交往能力, 這些狀況也給學校的道德教育帶來一些不良影響。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抓養成教育的要持之以恒。養成良好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我校要求全校師生都作長遠打算。教師,允許學生習慣形成有個過程;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師生密切配合,堅持不懈。讓養成教育在我校不斷深入,讓文明之花一定綻放在美麗的校園!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