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看圖寫話教學反思篇一
今學期,我校接了鎮中心組以“寫話”為主題的教材研究任務。學校派出肖老師擔當主腳。教研課上,肖老師依據《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的“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語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等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然地說話。引導學生觀察生活、感悟生活,打開情感的大門,進行快樂自信地寫話。課后中心小學五位精英以“使辣手的寫話教學有滋有味,使常態的課堂省時高效”作為對這節課的總評,還高度肯定肖老師這堂課的三大優點:
1、創設情景,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2、鼓勵學生自由表達,讓童心自由綻放。
3、尊重個性,讓學生樂于表達。
中心小學五位精英也毫無保留地指出課堂的不足,如:能引導學生觀察圖畫,但沒及時指導學生觀察的順序,學法和說法的指導還有待改進;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孩子看到什么就說什么,想到什么就說什么,想怎么說就怎么說,但學生學習的方向比較模糊;沒能及時抓住懶洋洋這角色進行教育,思想教育方面沒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等。精英們還以一問一答的方式與肖老師進行看圖寫話的研討。
在以“寫話”為主題的科研探索過程中,我發現學生寫作水平懸殊很大。優秀的寫話語句通順,敘事清楚,想象豐富,有時還富含哲理。差的寫話,就只有三言兩語,而且字跡一片模糊。部分學生不會仔細看圖,忽略細節,不會把主要事物與次要事物進行聯系,產生合理想象,把事情寫清楚。有時想象充分,但敘述時不具體,想象過多,有的想象還超出圖意之外。那么,看圖寫話的訓練重點是什么?是興趣?還是技巧?是指導看圖還是看圖講故事?是培養觀察能力還是由說過渡到寫的能力?看圖寫話的看、想、說、寫等能力如何落實?中心教研組葉燕明老師在她的《積跬步以至千里》指出:低年級的寫話一定要想盡辦法杜絕學生“害怕寫話”這一大問題,要認真研讀課標,認真學習新課標對低年級學生的要求:“低年級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情,寫出自己對周圍事情的認識和感想。”并能把這些理論的知道化作教學實踐中。葉主任的指引揭開了老師們對看圖寫話的研究熱潮。
如何才能省時高效地進行看圖寫話,我也作了大膽的設想:
兒童都有爭強好勝的一面,合理選擇畫面,創設輕松愉快形式多樣的競賽,可激發孩子的“情緒區”,激發他們的思維,讓孩子喜歡說,樂與說,爭著說,搶著說。這樣,孩子在趣味昂然的情景中盡情投入,全面活動起來,說自己想說的話,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學生寫話之前,首先要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看清其中的人或物。
其次教給學生觀察方法,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的細節,明確圖意。如: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嗎?圖上有些什么?各在什么位置?它們之間有何聯系?根據圖上已有的“人”或“物”分析其圖意,知道圖上反映了一件什么事?讓學生明白從畫面所體現的思想內涵。跟著重點觀察,辯別主次。一幅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引導學生透過現象,深入細致的觀察圖畫。確定寫話內容的重點,說話時就圍繞這個重點來述說,并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老師要適時地進行思想教育。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要通過適當的提問,鼓勵學生進行合理想象,使靜止的畫面盡量動起來、活起來,使單調的畫面充實豐富起來。假如是多幅圖的寫話,可由一副圖聯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幅圖,由一個動作想到前前后后的幾個動作。假如是一幅圖,就要抓住一個想象點、一景一物、一舉一動,讓學生自由想象,讓童心自由綻放,并運用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大膽創設故事情節,創造出一個個別開生面的故事。
看圖寫話可以作為一個主題開展,但我認為它的訓練并不是孤立的,平時就需要訓練積累。如:讓孩子做個有心人,細心觀察周邊的事物,要多看書多讀書,積累好詞好句,回答問題時說完整話,利用課文內容合理想象大膽拓展故事情節,平時勤練筆,勤交流。相信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鼓勵下,讓學生仔細看、大膽想、有條理地說,再認真地寫,孩子們的看圖寫話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看圖寫話教學反思篇二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如何引導低年級學生較好地突破難點,順利地進行看圖寫話的練習,這需要我們語文老師不斷去探索和研究。xxxx年3月9日上午我校肖爍老師參加了小欖鎮小學語文低年級以“寫話”為專題的教材培訓活動,從她上的一堂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看圖寫話》課中,我學到了很多,在學習的過程中,我也在反思著。
肖老師以學生喜歡的動畫片為媒,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看圖、觀圖的興趣,讓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這樣的教學設計,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學習、樂于學習的環境,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看圖寫話”不難。
肖老師這一節課先讓學生重點觀察一幅圖畫,通過觀察、分隊比賽自由說圖、學生說整幅圖、學生加入想象把圖說得更加生動的環節來引導學生學會“看圖說話”。在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能層層深入地感悟到如何進行看圖說話,并且是在親自的實踐中習得看圖說話的方法,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肖老師還引導學生用觀察第一幅圖的方法去觀察第二幅圖,進行學法上的遷移,這給學生創造了活學活用的機會,讓學生把習得的看圖說話的方法又有了實踐與嘗試的舞臺,這較好地鞏固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看圖寫話環節是學生動筆把自己想表達的意思轉化為文字表述的過程。在一節40分鐘的看圖寫話課上能預留出15分鐘的寫話時間,這是很重要的,這也讓我明白了看圖寫話課盡量在課堂上做到“看—說—寫—評”的有機結合,可以保持學生看圖寫話思維的一致性,做到有始有終,較好地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從低年級開始培養學生互相評價作文的設計理念,我覺得很好,在起步階段學生可能只能從局部上去評一篇作文,或者對整篇作文只能評一兩句,正是有了這樣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為高年段的互相批改作文奠定一定的基礎。
低年級的看圖寫話教學確實有一定的難度,這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去探索、去研究,總結出好的方法,去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看圖寫話。
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看圖寫話教學反思篇三
看圖寫話是低年級作文訓練的重點內容。讓學生寫出高水平的句子,能為中、高年級的作文打下基礎。從每次單元考試和平時的練習中,學生在看圖寫話這題中失分比較多。有些學生存在看不懂圖,寫不出話來;有的學生寫出的話呆板沒有生氣,表達不太清楚,缺乏條理等問題。所以,在本次復習階段,我狠抓訓練學生看圖,訓練學生說話、寫話。
1、看了圖以后,不知道圖上是什么內容,寫不出來。
2、雖然看懂了圖的大意,但寫出的話像一潭死水,沒有生氣。
3、寫出的話語無倫次,表達不清楚。
針對以上情況,在本次寫話復習課上,我除了繼續充分調動學生的寫話興趣之外,特別注重訓練學生寫通順的句子。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及識字量的限制,寫話訓練時,要求不能過高,無論寫得好與壞,只要通順就可以了。消除畏難情緒,樹立自信心。另外,訓練學生寫具體生動富有個性的話。
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看圖寫話教學反思篇四
我今天做的這節課是一年級《看圖寫話》的期末復習。
看圖寫話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習慣的重要憑借之一,為了訓練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并且和中年級的語文寫作相銜接,從低年級就要逐步開展一定的寫話訓練。
因為這是一堂復習課,學生已經掌握了“誰干什么”的句式,這也是我們期末復習的重點,結合學生的已知,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步驟:
1、以連一連的形式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誰干什么”的句式。
2、以填一填的形式,讓學生根據給出的提示把句子寫具體,層層遞進,提高難度,讓有能力的學生嘗試用“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把句子說具體。一般學生掌握“誰干什么”的句式就達到了看圖寫話的基本要求。同時,我結合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初步學會使用句號和逗號。為每一位學生都創造了可發展的空間。
3、以寫一寫的形式,讓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訓練。因為這是一節復習課,所以讓學生在說的基礎上去寫,然后去檢查,教給他們看圖寫話的方法,也培養了學生逐步養成檢查的習慣。由于這是復習課,每個環節我都讓學生進行總結,在教師的指導下,復習鞏固看圖寫話的方法。最后由學生自己小結的基礎上,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幫助學生編了一個小兒歌,讓學生在寫作中正確、巧妙的運用。
通過這次的做研究課,我的教學理念有了的轉變,課堂實踐能力得到了提高。下面我就結合剛才這節課,談談我的個人體會。
1、進入填一填的練習后,我利用提示語的方式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通過比較第一二句話,讓學生知道用上“在什么地方”使句子更加具體了。再通過引導啟發,由學生說出,句子的開頭還可以加上“什么時間”就更加的具體了。因為學生掌握的時間只是局限在“早上”,“中午”等等,我給出了在“語文課上”,又引導學生自己來說。其中一個學生回答了“數學課上”,我及時通過引導讓學生注意到圖上小朋友看的是一本語文書,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要“仔細觀察”的概念,同時讓學生明確想象要合理。
2、最后,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讓學生去試著寫出一句話。我就“仔細觀察”這個要點給出了一句話:早上,明明和小文在院子里下象棋。讓學生自己來發現其中的錯誤,圖上實際是兩個小朋友在下圍棋。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觀察的能力。
3、本著“學有所得,學為所用”的原則,我給學生設計了一個看圖寫話的小兒歌,強化了看圖寫話的方法,也變于學生的記憶和運用。
1、例如,剛才我提到的,在觀察看語文書這個環節時,我應該在學生說出“數學課上”以后,當時就讓學生再來說一說,然后讓其他學生認真聽,由他們自己去發現其中的錯誤,引導學生要“仔細觀察”的同時,還要想象合理。
2、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我發現自己多處都出現了“那么”的口頭語。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刻意的去發現,改正,使得自己的語言更加的簡潔、精練。
3、評價學生的時候應該在充分給予肯定的基礎上,對其他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評價僅僅是“你真棒”,“你回答的真好”等,沒能說出好在什么地方,就顯得評價的語言過于單調,缺乏新意。
我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研究課,實踐經驗不夠豐富,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老師給我提出意見,幫助我進步。最后,在這里我還要感謝給予我大力幫助的簡主任和田恬老師。謝謝大家!
一年級看圖寫話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看圖寫話教學反思篇五
自3月9日上午,聽了肖老師看圖說話寫話指導課,整節課注重培養學生認真觀察圖上的事物,指導學生認真觀察插圖學會觀察方法,從整體到部分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大膽說出來。再引導學生寫話到對學生作文的點評能做到步步深入,有條有理。
從這節課中,看到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輕松掌握了“看圖說話寫話”的方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寫自己想說的話,寫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用自己最精妙的語句表達出來。給我的感覺是老師教學扎扎實實,活兒有序,教學環節環環相扣。解決了二年級語文教材的難點。
結合自己教學實際,我對如何培養學生學會看圖說話寫話教學進行了一些反思:
在平常的閱讀教學課堂上,善于發現教材的編寫思路,來設計自己的課堂教學。我們都清楚的發現人教版的每篇課文的課后練習,都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敘述,非常親切、自然。如一年級下冊“識字一”課后小伙伴的提問:
①“你聽到春天的聲音了嗎?”
②“你看到春天的色彩了嗎?”這為老師的教學生的學,搭建了多么好的互動說話平臺。
我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播放根據課文插圖制作的多媒體課件,讓孩子們看圖練習說話,你看到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都有什么特點?根據學生的介紹,隨機出現課文中的相關詞語。在熟讀的基礎上加以領會、運用;其次引導孩子在朗讀中感悟,讓學生邊看圖邊聽老師讀,自己在頭腦中感受詞語描繪的景象,如:柳綠花紅、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冰雪融化、泉水丁冬……同時也鼓勵學生自己邊讀頭腦里邊想象詞語描繪的景象。最后我出示這兩個問題,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討論交流。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可以用說一說、畫一畫或用找一找的方法都行。這時同學們的討論交流,可我之前是沒有預料到的,同學們把自己聽到的、想到的,積極地大膽地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從這里我覺得挖掘教材要點,力求每課都培養孩子的說話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語文課程標準說得很清楚,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學到的詞語。只有喜歡閱讀的孩子,他的語言的積累就會越來越豐富。美國兒童心理學家研究也認為,那些愛聽故事和閱讀的兒童,其想象力、創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倍。為了鼓勵孩子多看課外書籍,我想方設法把班級的圖書角的課外書籍,盡量擺放一些學生喜歡看的圖書,圖文并茂的童話故事、兒歌、簡單的謎語、古詩80首……鼓勵學生多看這些故事書,多開展講故事競賽,對講得生動有趣的同學稱為“故事大王”;對積極大膽開展的同學稱為“故事愛好者”讓學生在鼓勵下逐步形成閱讀習慣,慢慢地喜歡閱讀。我還鼓勵學生多一點到學校的讀書吧,去選擇自己喜歡看的書籍。或者叫爸爸媽媽送你去新華書店看書也行。我覺得良好的閱讀習慣貴在堅持,孩子們看書有了興趣,大大提高了口頭語言表達能力,為寫話奠定了基礎。
二年級學生對寫完整的句子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平時指導看圖寫話時,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時先從整體入手,初步感知圖上的主要內容,或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發揮想象想想圖上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以及人物之間的聯系,把他們的活動描寫出來。在寫話過程中,鼓勵學生樂于運用自己平時在閱讀和生活中積累的詞語,對圖上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表達出來。
綜上所述,低年級學生的說話寫話起步訓練,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善于利用課內外的資源,培養學生樂說樂寫,逐步提高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為中年級的作文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