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免费视频_亚洲视频三区_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网站_日韩视频免费在线观看_亚洲视频精品_天天夜夜操

當前位置:網(wǎng)站首頁 >> 作文 >> 最新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20篇)

最新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20篇)

格式:DOC 上傳日期:2023-02-28 17:00:52
最新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20篇)
時間:2023-02-28 17:00:52     小編:zdfb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jīng)的人生經(jīng)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一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佛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西樵山位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地處廣州、佛山、順德、江門、高明之間,北距廣州市區(qū)僅45公里,離佛山27公里,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直徑4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海拔346米,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風景資源豐富,有72座奇峰,36個巖洞,232眼清泉,28處飛瀑、10大景區(qū)(白云洞景區(qū)、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南海觀音\寶峰寺景區(qū)、碧玉洞景區(qū)、天湖景區(qū)、九龍巖景區(qū)、翠巖景區(qū)、石燕巖景區(qū)、桃花園景區(qū)等)、東西2天湖,更有眾多名勝古跡和湖、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

西樵山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離佛山27公里,東北距廣州45公里,西樵山海拔 346m,是一座古火山,山體外陡內(nèi)平,狀如蓮花簇瓣,直徑4公里,周長約13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有72座峰巒,以大科峰(海拔344米)為最高,群峰羅列、參差有序,九龍巖、冬菇石、石燕巖等峰巒,形態(tài)萬千,西樵山最大的特點是"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全山有16個巖洞,232個泉眼,28處瀑布,"飛流千尺"、"云巖飛瀑"最為壯觀,山頂有3個"天湖",動植物種類繁多,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觀云海、看日出和避暑勝地,也是地學考察的好地方。

西樵山是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場和石器制作場,是華南地唯一大型古石器制作場,史學界稱為"西樵山文化"。自古便有"南粵名山數(shù)二樵"之譽。西樵山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被稱為"珠江文明的燈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間大批文人學子隱居于此,故又有"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代宗師黃飛鴻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現(xiàn)在的西樵山已經(jīng)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燈塔"的美譽,早在6000多年前,勤勞聰慧的

西樵山人,就在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化;明清時期,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為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學子隱居西樵山,探求理學,錘煉心性,使西樵山獲得了"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鮮明,她不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雅的觀音文化令人矚目,聳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觀音座像已成為人們研究觀音文化的必到之所;西樵山還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百多年前誕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就是這個門派的代表,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武術(shù)為已任,因其崇高的武德醫(yī)德,深受人們愛戴,以他為題材編寫的圖書、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林林總總,蔚然大觀,他那種匡扶正義、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zhì),家喻戶曉、婦孺皆如,英雄黃飛鴻及其"南拳文化",已成為當今我國旅游文化層面上的一大熱點;作為國家森林公園的西樵山,其綠色文化更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園",成為在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粵民眾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一塊福地。

著名景點

云泉仙館

原為玉樓書院,后被改建為道觀,觀內(nèi)建有守真閣、聽泉樓、高士閣 及道教神殿等,皆依山借勢而筑,畫棟雕梁,清雅別致,宛若仙宮。

云泉仙館依山勢建筑,為二進歇山頂建筑,主要有前殿,鐘鼓臺、祖堂、墨莊、帝親殿和后殿廂房等,殿前置有兩根石華表,石獅一對,其兩側(cè)保護墻壁上飾獅子、鳳、魚等浮雕和六駿圖、百鳥朝鳳壁畫,殿門左右為鐘鼓臺,前殿有券頂?shù)侠龋瑤浚O(shè)中門,后有放生池,后殿為贊化宮,奉祀?yún)味促e。清代的精美磚雕、雕像雙龍搶珠、百鳥朝鳳壁畫等都是館內(nèi)重點文物,它見證了佛山陶瓷的輝煌,作為廣東磚雕主產(chǎn)地之一的佛山,像云泉仙館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磚雕并不多見。

白云洞創(chuàng)建于明代嘉靖年間( 1522年-1566 年),現(xiàn)名樵園,園之周圍峭壁凌空,飛泉吐玉,亭

臺樓閣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樵園后山有天湖、云路村、丹桂園等景點,東麓有石燕巖、冬茹石、響水巖等勝景。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稱為西樵山風景區(qū)的總匯,曾有"欲攬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歷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白云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麓西部,面積1.2平方公里,曾有"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 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畫中游歷,秀甲西樵的白云洞景區(qū),融二十四景于一體,而其間古代建筑掩映,錯落有致,白云古洞,峭壁天成,形似空中舞臺的逍遙臺也會讓你留戀往返,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白云洞景區(qū)又是一個迷人的世界,華燈璀璨的夜公園,為名山美景披裝掛彩,錦上添花。

南海觀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觀音文化苑坐落于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頂,由南海觀音主體法相、圣境匯芳、圣域市肆、福壽蓮池和環(huán)海鏡清組成,面積15萬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別為雙馬峰和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龍蜿蜒,右白虎馴伏,背玄武垂頭、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勢。

觀音法相高為61.9米,寓意觀音成道于之意。法相為坐姿,頂有寶珠天冠,項有圓光,彎眉朱唇,眼似雙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掛瓔珞,帶項飾,著羅裙,慈眉善目地穩(wěn)坐在蓮花臺上,廣視眾生,顯現(xiàn)安詳凝重,救苦救難的慈悲法相。觀音法相蓮花座直徑36米,外部鑲嵌上下三層共66片蓮花瓣。法座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陳列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及功德林等。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寓意四方凈土,八方德水,四邊皆道之佛境。寶峰寺

西樵山寶峰寺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是一個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晉代佛教東傳,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寶峰寺得到惠連法師興教弘法,頗有名氣。該寺建于明永樂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剎風華正茂之際,歷盡滄桑,現(xiàn)僅存斷墻殘壁。

應(yīng)社會各屆之意,經(jīng)省有關(guān)部門批準,易地重建西樵山寶峰寺。寶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并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風格設(shè)計,盡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寶峰寺的第一殿天王殿。一進殿,首先見到的一尊滿面笑容,大肚的菩薩就是彌勒佛,也叫笑佛。彌勒佛背后,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威風凜凜的就是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兩旁還有四尊大佛像,稱為"護世四天王",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四大金剛",代表風調(diào)雨順的意思。

廣場左右兩側(cè)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在廣場的正前方大型的浮雕,是一幅藥師海會圖。

寶峰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于20__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并正式向游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分別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邊的是大迦葉尊者,而右邊的是阿難陀。 在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里面供奉的是普賢菩薩,人稱大行菩薩。右邊文殊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人稱大智菩薩。在文殊殿后,建有齋堂,里面有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齋菜可供各位游客享用。

三十三座名亭

與宏偉壯觀的觀音巨像相映的還有千佛映輝景點,依山傍勢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別供奉著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大仙峰左側(cè),建成極具藝術(shù)價值的國內(nèi)外觀音寺廟,觀音造像的微縮景區(qū)。還有圣域市肆、福壽蓮池、環(huán)海鏡清、牌坊廣場等別具特色、美輪美奐的觀音文化建筑群。

三湖書院

康南海"戊戌變法"的搖籃

"煙雨西樵乍霽開,三湖碧水映樓臺。追尋遺跡康南海,不盡滄桑過眼來。"這首詩生動的重現(xiàn)了康有為在西樵山白云洞三湖書院苦求變法強國之路的歷史。

泉聲如琴,松濤如韻,瀑聲如潮,鳥聲如雨,白云洞果真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導(dǎo)游說,西樵山書院盛于明、清兩個朝代,共有6間書院。如今只剩下康有為曾讀過書、最為出名的三湖書院。書院建于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因為位居于應(yīng)潮湖、鑒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

松柏蒼翠,綠樹掩映,拾級而上,遠遠就看見民族英雄林則徐書寫的"三湖書院"門匾。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迷茫、憂慮,遂離開嶺南儒學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苦讀。"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康有為在這里遇上了人生知己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鼎華,才有了機會走出三湖書院,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

歷史長河、潮起潮落。字祖廟供奉的是中華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倉頡,奎光樓供奉的是開文運點狀元、中國古代文學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用筆點上誰的姓名,誰就會高中狀元。

高山流水,空山鳥語。這兩座文星樓均建于1777年(清乾隆丁酉年)。當時西樵人文不景氣、學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28戶大戶人家為了振興文氣,捐資在白云洞建了奎光樓和字祖廟。兩樓建好后,學子每逢進京趕考、小孩入學啟蒙都要來此參拜兩名文星,舉行開考和啟蒙儀式。自此,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舉人、進士不斷。僅上金甌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進士、舉人。奎光樓和字祖廟從此名聲大振,連南海也有許多學子前來參拜,感受文氣和靈氣。據(jù)史料記載,僅同治、光緒年間,南海就出了60多名進士。"山風如醉起詩情,細弄朝霞步履輕。春光最滿桃源閣,云抹煩心風洗塵"。如此讀書圣地,不可不帶孩子一游。

黃大仙圣境園

西樵山黃大仙圣境園,集道教文化、領(lǐng)南建筑藝術(shù)和自然景觀于一體, 是信祈福朝圣的道教圣地。黃大仙師為浙江金華人,生于公元328年,少時牧羊,后修煉得道而成仙,自號赤松子。他勸人積善,懸壺濟世,授人藥方,除病解困,深受人們愛戴。清朝末年,西樵山建有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極盛,方圓百里,信男信女,齊來朝拜,后因動亂道長梁仁庵帶黃大仙圣像到香港設(shè)壇,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今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gòu),為不忘宗嗣,重續(xù)香火,又攜像歸宗,于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了這座42萬多平方米的"圣境園"。黃大仙圣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八卦廣場。山門前有巨形石雕,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山門設(shè)計有西樵民居特色,左右三重,立體多變,步移景異。入門后有回應(yīng)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yīng)壇高三層,以花崗巖制成,當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時大聲呼喊,頓有天地回應(yīng)之感;大仙腳印傳為黃大仙顯圣時所留,當?shù)赜?踩大仙腳印,能平步青云"之說。

園區(qū)盡頭壁下有黃大仙圣像,高28米,全由優(yōu)質(zhì)花崗巖鑲砌,雕刻而成。圣像坐西北朝東南,手持塵佛,身披道袍,慈祥肅穆,仙風道骨。黃大仙圣境園之北為西樵山黑巖景區(qū)。黑巖洞口狹小,洞內(nèi)伸手不見五指,溪水沒徑,內(nèi)有大廳,廳內(nèi)左通右達盡是石洞,狀若孔明擺下的"八卦陣",景區(qū)另一景觀為波斯巖,因巖前建有波斯庵得名,洞口終年泉水不斷,內(nèi)進寬廣,高二、三十米,頂上青藤垂蔓,有底下河,巖壁鐘乳石變化多姿,鬼斧神工。

天湖公園景區(qū)

天湖,是游客觀天湖,是游客觀龍、泛舟待月的好去處。

湖的北面,一座水月軒浮于水中,飛檐傍云,扁舟偎蕩。東西兩岸分別點飾著抱龍亭、龍珠亭、倚天亭、伴云亭、待月亭和鴛鴦閣等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湖的東面有九曲橋穿過,似玉龍臥波,又像安在綠盤上的一根琴弦。

石燕巖

石燕巖景區(qū)在西樵山東南部,其主體景觀為古采石場留下的遺址。石燕巖是該景區(qū)的精華,也是古采石匠留下的杰作。洞口扁圓如唇,內(nèi)進寬廣,可容千人,洞分內(nèi)外兩層:外洞高約數(shù)丈,洞壁凝珠含霞,雖六月而涼氣襲人;內(nèi)洞現(xiàn)已蓄水成湖,設(shè)有游艇專供游人探幽訪奇,水洞中有巨石兩塊,一為"水上汽車",一為"七彩牌坊",造型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石燕巖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天窗格、石燕巖、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良亭等。

碧玉洞

碧玉洞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斷崖峽谷。洞中有玉巖珠、玉書室、遇仙橋、東天湖等景點。玉巖珠瀑是山中最大的瀑布。

九龍巖

九龍巖景區(qū)在西樵山的西南部。著名景點有四方竹園、寶峰勝處、春風亭、石竹園、紫姑廟等。其中四方竹園以遍植四方竹而聞名;寶峰勝處草坪廣闊,綠草茵茵。九龍巖石壁曲突蟠屈,巖孔高低偃仰,人從外孔鉆入,如螺旋前行,十分刺激,最后可從崖頂通天巖鉆出,當?shù)刂V曰:"九龍巖孔能鉆透,好運活到九十九"。

自助旅游者可從石燕巖景區(qū)、云海連臺景區(qū)或天湖景區(qū)來此。從天湖景區(qū)步行,只需30分鐘路程。

翠巖谷

翠巖位于西樵山中部,是一條上窄下寬的漏斗狀的峽谷。清代畫家黎簡與何丹山曾常住翠巖寫詩作畫,石壁上原有他們的書畫室和書舍,翠巖被尊為嶺南畫派的發(fā)源地。景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無葉井、翠巖、摩崖石刻、葫蘆井、蟹眼泉、黎二樵書室遺址、碧云村、桂花園等。其中無葉井更被譽為"樵山第一泉",此泉水甘清冽,終年不歇,更為神奇的是,無論寒來暑往,葉落紛紛,井面斷無殘葉一片,"無葉井"因而得名。

在碧云峰西,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兩面峭崖壁立,林蔭覆蓋,寒藤搖翠,滿谷青蔥。入口處稱"捍門",寬約二十米,谷內(nèi)開闊,漸進漸狹,長約八十米。捍門后有古愚谷、半月泉、嶙峋壁、百花臺和龍須瀑等。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復(fù)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陰陽水。潭旁有蹬道可登內(nèi)嵌于崖間的聽瀑樓,樓側(cè)有葫蘆井,接貯石縫泄出的甘泉。崖側(cè)有棧道可通玲瓏徑,攀繞瀑水之旁上登碧云村。谷內(nèi)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黎簡在崖上題下"天然圖畫"四個大字。何丹山也在壁上題下七絕詩一首,正壁有不少清人的摩崖題刻。谷內(nèi)左崖上榕根攫石如網(wǎng),異卉紛陳,有山海棠、紫背天葵、翠云草、石上柏等陰生作物,到處充滿了花木蔥蘢、泉歌不絕的詩情畫意。

四方竹

四方竹園景區(qū)是一個集四方竹、寶峰勝處、寶峰寺遺址、春風亭、茶園、茶花園、霍韜妾氏墓等多個景點為一體的公園。

四方竹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觀賞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遷離本園,不出三年,竹身便會回復(fù)圓形。四方竹徑高三到四米,呈圓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顯的方形感,葉狹長,有明顯的節(jié)。這種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細一點兒,矮一點兒。在竹園里面,還有許多竹子,比如說:羅漢竹、菩薩竹。

經(jīng)四方竹園,便到了四方竹園的另一個景區(qū):茶園。茶園里有許許多多的茶樹,有的茶樹矮矮的,有的卻有五、六米高。茶樹上長滿了一個個小燈籠:淺綠色的茶果,別看它小巧玲瓏,樣子可愛,可是味道又苦又澀,只可以用來榨茶油。廣東茶文化是中國四大茶文化系列之一。據(jù)《廣東新語》說,廣東種茶自唐始,唐代曹松把茶種移植到南海西樵山,便拉開了廣東茶文化的序幕,廣東特定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決定了廣東人愛飲茶以及廣東茶文化的特點。廣東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shù)操作手段的鑒賞、品茗美好環(huán)境的領(lǐng)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xiàn)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tǒng)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xiàn)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jié)緣,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為一種藝術(shù)享受來推廣。當前,在廣東茶文化的領(lǐng)域里掀起了一股新的天然保健茶的潮流--益康緣,普洱茶、綠茶、紅茶、英德茶、潮州茶、羅浮山茶、功夫茶、天然茶。

桃花園

樵山桃花園是珠三角最大的觀賞性桃花園,其面積四百多畝,種有各

種桃花四千余株,品種上百種,有不少還是名貴品種。在桃花盛開時,滿山紅遍,景色優(yōu)美。

西樵山桃花沿山坡而種,每一個山坡種的桃花品種都不一樣,紅的燦若紅云,白的如雪晶瑩。最為名貴的是一種叫清枝密倫的白桃花,只有十株,晶瑩透徹,花香襲人,嫵媚妖嬈,真是名符其實的桃花仙子。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二

西樵山位于佛山的南邊,聽說那里特別好玩,而且風景十分秀麗。可就是沒有時間去玩。終于在國慶節(jié)的第2天有機會去那里了。

10月2日我小梅姐姐,姑姑,小于老師,安安妹妹,小慧阿姨一起到達西樵山。我們首先來到了我國最大的觀音菩薩塑像那里,姑姑給我們買了幾柱香,我點燃了一柱香,跪在觀音菩薩面前說:“希望你能保佑我學習天天向上,全家平安幸福”。

然后我就和安安一起登樓,一直到最上層看大佛,這尊大佛真是巨大,塑造大佛的工匠可真了不起呀!這尊大佛是用銅鑄造的,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后來我們又轉(zhuǎn)到了一個水池邊,里面全是烏龜還有一個銅鑄的香爐,上面有一個蓮花,據(jù)說我們把錢扔到蓮花里去的話,就會有好運,我就把手里的錢全都扔到蓮花里去了,我扔的很準,這準是我平時練投籃練出來的本領(lǐng)。

接下來我們便到了一個叫石避風的景點去玩,我們進了洞,那里有一個地下湖,我們便乘船到地下湖去玩,這湖水好清澈啊!聽人家說這地下湖的最深處有300多米呢!上了船我連忙套上救生圈,嘴里說著:“可千萬別掉下去啊!”其他人都大笑起來。

我們還看了四方竹林,這里的竹子與一般的竹子不同,是正方形的,很是特別。

很快我們就來到無葉井,這里的水很清澈,樹上的落葉掉下來就被水沖走了,如果你喝了這里的水就會清醒、明目的。

我們還看了許多許多的風景……,最后我們來到了射擊場,我第一箭就射中了靶心,在場的人贊不絕口,我也沾沾自喜,可是后來的幾箭都沒有射中,也許就是驕傲造成的吧!

天色已晚,我們該回家了,今天玩的真高興啊!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三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佛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佛山(英文:foshan、fatshan)簡稱禪,古稱忠義鄉(xiāng)、季華鄉(xiāng),“肇跡于晉,得名于唐”,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jù)考證,佛山的歷史起源于現(xiàn)禪城區(qū)瀾石街道區(qū)域,距今約4500-5520xx年。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yè)、商業(yè)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fā)展成商賈云集、工商業(yè)發(fā)達的嶺南重鎮(zhèn),與湖北的漢口鎮(zhèn)、江西的景德鎮(zhèn)、河南的朱仙鎮(zhèn)并稱中國四大名鎮(zhèn),與北京、漢口、蘇州并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yī)藥四大行業(yè)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源地之一,先后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佛山是廣東省第三大城市,中國古代四大名鎮(zhèn)之一,在中國最具經(jīng)濟實力和發(fā)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中部,為“廣佛都市圈”。佛山是“廣佛同城”、“廣佛肇經(jīng)濟圈”、“珠三角經(jīng)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jīng)濟發(fā)展中處于領(lǐng)先地位。

佛山現(xiàn)轄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高明區(qū)和三水區(qū)。全市總面積38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70.89萬人。佛山是著名僑鄉(xiāng),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達140萬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萬人。

佛山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個城市群,是由4個縣域和一個市區(qū)域組成的一個組合體。他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可以凝聚起整個佛山地區(qū),但他卻可以協(xié)調(diào)起市區(qū)與縣域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佛山新八景:西樵山、佛山祖廟、清暉園、南風古灶、陳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高明皂幕山、南國桃園。

城市地標:佛山恒安瑞士大酒店(高度208米)、祖廟、百花、東方廣場等。

地理位置:佛山市中心區(qū)距廣州三大交通樞紐(廣州新白云機場、廣州新火車站、廣州南沙港)車程均在1小時之內(nèi)。得天獨厚的地緣優(yōu)勢,使佛山能夠充分接受廣州的輻射和帶動,與廣州共享基礎(chǔ)設(shè)施、交通網(wǎng)絡(luò)、金融資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場服務(wù)等資源,實現(xiàn)聯(lián)系緊密、產(chǎn)業(yè)聯(lián)動和功能互補。佛山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分別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隨著廣珠城際軌道的開通,佛澳形成“1小時交通圈”,使佛山能夠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場優(yōu)勢和國際性大都市的地位,廣泛參與世界經(jīng)濟,走向國際化。地區(qū)經(jīng)濟運行情況:廣東省第三大城市。

【地名由來】

“佛山”來源

佛山古稱季華鄉(xiāng)。東晉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賓國(現(xiàn)克什米爾)的三藏法師達毗耶舍帶了二尊銅像來到季華鄉(xiāng),在塔坡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傳佛教。他回國后,隨著時間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時,這里又變成了一片崗地。唐貞觀二年(公元620xx年)某日,塔坡崗上異彩四射,鄉(xiāng)人奔走相告。于是人們便齊聚起來,在塔坡崗上發(fā)掘,竟掘出三尊銅佛,搬開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據(jù)碑文記載,得知東晉曾有剡賓國僧人達毗耶舍,在此講經(jīng)及建過經(jīng)堂。鄉(xiāng)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崗上重建塔坡廟寺,供奉三尊銅佛。人們認為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將季華鄉(xiāng)改名為“佛山”。

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來。后來,世人傳誦著這樣一句諺語:“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忠義鄉(xiāng)”來源

明代正統(tǒng)年間,廣東洪水為患,農(nóng)田失收,朝廷賦稅不減,終于釀成1449年爆發(fā)的黃蕭養(yǎng)起義。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將董興率軍隊至,黃蕭養(yǎng)兵敗被擒,起義失敗,佛山城圍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論功賞賜,封冼灝通等二十二人為“忠義官”,建“忠義流芳祠”,佛山賜名“忠義鄉(xiāng)”,祖廟敕封為“靈應(yīng)祠”,永享春秋崇祀。

【歷史沿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佛山屬于百越地。

秦、漢時期,現(xiàn)禪城、順德、南海、三水屬南海郡番禺縣;高明屬高要縣。

晉代,禪城稱“季華鄉(xiāng)”。

590年(隋開皇十年),從番禺縣分置南海縣,因舊置南海郡得名。

620xx年(唐貞觀二年),季華鄉(xiāng)稱“佛山”,意為“佛家之山”,簡稱“禪”。

五代十國時佛山、順德屬咸寧縣,宋初重新并入南海縣。

1452年(明景泰三年),敕封佛山為“忠義鄉(xiāng)”,屬南海縣。同年,置順德縣,意為“順天威德”。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置高明縣,因原有高明巡檢司而得名。

1820xx年(清嘉慶二十四年)置三水縣,意為“三水合流”。

1920xx年(民國初期)設(shè)立南海縣府于佛山鎮(zhèn)。

1920xx年(民國十三年)設(shè)立佛山市政廳,三年后因貪污腐敗而撤銷。

1934年(民國廿三年)改名佛山特別區(qū),屬下六個鄉(xiāng)公所。

1938年(民國廿七年)佛山淪陷后偽日時期。

1945年(民國卅四年)抗日勝利,撤銷佛山特別區(qū),改六鄉(xiāng)為三鎮(zhèn)。

1946年(民國卅五年)設(shè)南海縣府,撤三鎮(zhèn)為佛山鎮(zhèn),直至1949年10月佛山解放。

1949年10月19日,高明縣全境解放,高明縣人民政府由合水移至明城。10月29日,佛山軍管會成立,并接管南海縣;順德縣、三水縣、高明縣也分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軍事管制。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2月15日,成立三水縣人民政府。3月1日,成立南海縣人民政府。3月20日成立順德縣人民政府。7月1日,佛山改市為鎮(zhèn),歸南海縣管轄。

1951年6月26日,佛山鎮(zhèn)改鎮(zhèn)為市。

1954年6月,中共粵中區(qū)黨委、粵中行署由江門市遷入佛山市大福路10號。粵中行署轄24縣(中山、順德、南海、三水、番禺、東莞、寶安、增城、博羅、龍門、珠海、新會、高明、鶴山、封開、 懷集、高要、廣寧、四會、新興、羅定、云浮、郁南、德慶),1市(石岐)和2省轄市(江門、佛山)。

1956年2月,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專區(qū),轄13縣(中山、珠海、番禺、順德、南海、三水、新會、鶴山、高明、臺山、開平、恩平、花縣),1市(石岐)和 2 省轄市(佛山、江門)。

1958年佛山、江門改縣級市,由佛山專區(qū)領(lǐng)導(dǎo)。

1966年,佛山市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佛山專區(qū)雙重領(lǐng)導(dǎo)。

1970年,佛山專區(qū)更名為佛山地區(qū),佛山、江門改為縣級市。佛山地區(qū)轄南海、順德、三水、高鶴、臺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會、開平、斗門12縣和佛山、江門兩市。

1983年6月1日,撤銷佛山地區(qū)建制,實行市領(lǐng)導(dǎo)縣體制。佛山市轄中山、南海、順德、高明、三水5縣。

1984年6月,佛山市轄汾江區(qū)(1986年易名為城區(qū))、石灣區(qū)、南海、順德、高明、三水縣,代管中山市。

1992-1994年,順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后撤縣設(shè)市(縣級),由佛山代管。

20xx年12月,佛山市轄禪城(含城區(qū)、石灣、南莊)、順德、南海、三水、高明五區(qū)。

【行政區(qū)劃】

國務(wù)院的批復(fù)同意撤銷原佛山轄區(qū)的城區(qū)、石灣區(qū)以及縣級南海市、順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設(shè)立佛山市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三水區(qū)和高明區(qū)五個區(qū)。

20xx年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后,佛山確定走組團式城市發(fā)展模式,差異化開發(fā)建設(shè)“1+2+5”組團共8個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區(qū),并著力打造一批產(chǎn)業(yè)與生態(tài)相兼容、快節(jié)奏與慢生活相結(jié)合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優(yōu)美鎮(zhèn)(街),最終形成“1+2+5+x”城市發(fā)展格局。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四

今天我們帶領(lǐng)大家瀏覽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將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著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若觀火,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

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景區(qū)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

白云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黃大仙圣境園

黃大仙圣境園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huán)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黃大仙石像高28米,由7000多噸花崗巖精雕而成。迎面望去,黃大仙手握佛塵,身披道袍,顯現(xiàn)安祥、肅穆的圣態(tài)。

圣境園內(nèi)還建有宏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三門左右三重,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筑拱橋構(gòu)成壯麗的景觀。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五

講解線索:概況—天湖公園景區(qū)—南海觀音文化苑—四方竹園—石燕巖景區(qū)—碧玉洞景區(qū)—翠巖景區(qū)—白云洞景區(qū)—黃大仙圣境園

概況:今天我們帶領(lǐng)大家瀏覽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將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著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若觀火,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

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

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景區(qū)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

白云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黃大仙圣境園

黃大仙圣境園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huán)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黃大仙石像高28米,由7000多噸花崗巖精雕而成。迎面望去,黃大仙手握佛塵,身披道袍,顯現(xiàn)安祥、肅穆的圣態(tài)。

圣境園內(nèi)還建有宏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三門左右三重,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筑拱橋構(gòu)成壯麗的景觀。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六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西樵山旅游。我姓×,大家叫我×導(dǎo)好了。在旅游期間就有我為大家提供服務(wù),我十分榮幸!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dǎo)游旗的標志,以免跟錯隊伍。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大家有什么問題請盡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吃得滿意。謝謝!

西樵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古撲。明清以來,更有“南粵理學名山”之稱。它的自然風光美侖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成為這座熄滅了億萬年的死火山的曠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蔥蔥,洞壁巖縫,儲水豐富,古人贊之為“誰信匡廬千嶂瀑,移來一半在西樵”,今人稱之是:“綠色翡翠”,“固體水庫”。正是因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資源,國務(wù)院、國家林業(yè)部才相繼授予西樵山旅游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森林公園”兩頂桂冠。

請隨著我走!現(xiàn)在,我手指的這個是有著“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的白云洞景區(qū)。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黃大仙圣境園。黃大仙圣境園集道教文化,嶺南建筑藝術(shù)和自然景觀于一體,是信眾祈福朝圣的道教圣地。黃大仙師是浙江金華人,生于公元320__年,少時牧羊,后修煉得道而成仙,自號赤松子。他勸人積善,懸壺濟世,授人藥方,除病解困,深受人們愛戴。清朝末年,西樵山建有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極盛,方圓百里,信男信女都齊來朝拜,后來因動亂道長梁仁庵帶黃大仙圣像到香港設(shè)壇,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現(xiàn)在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gòu),為不忘宗嗣,重續(xù)香火,又攜像歸宗,于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了這座42萬多平方米的”圣境園”。你們所看到的黃大仙圣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八卦廣場。大家跟著我進去,園內(nèi)有回應(yīng)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yīng)壇高三層,以花崗巖制成,你們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并大聲呼喊后,你會覺得天地都有回應(yīng),很神奇的;大仙腳印相傳為黃大仙顯圣時所留,當?shù)赜小辈却笙赡_印,能平步青云”之說。西樵山園區(qū)盡頭壁下你會看到黃大仙圣像,它高28米,全部由優(yōu)質(zhì)花崗巖鑲砌,雕刻而成。

大家看圣景園的北面就是西樵山黑巖景區(qū)。黑巖洞口狹小,洞內(nèi)伸手不見五指,溪水沒徑。景區(qū)另一景觀為波斯巖,因巖前建有波斯庵得名,洞口終年泉水不斷有底下河,巖壁鐘乳石變化多姿,鬼斧神工。

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美麗的碧玉洞吧!碧玉洞是西樵山峰間峽谷,兩邊怪石嶙峋、谷底狹徑崎嶇、洞中有玉巖珠瀑,聽玉石室、遇仙橋,垂云石、東天湖等景點。其中,玉巖珠瀑為西樵山最大瀑布。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云海蓮臺景區(qū)。它位于西樵山中心部位的大仙峰上,海拔290米,景區(qū)由牌坊、影壁、法象等組成,呈金字塔結(jié)構(gòu),峰頂觀音法像高達6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坐像。再繼續(xù)走就是一代宗師黃飛鴻的師藝武術(shù)館。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占地面積5.23畝,建筑別致,具有清末古建筑的風格。館內(nèi)分別設(shè)有黃飛鴻練功休息室;黃飛鴻史記陳列影視室,寶芝林堂,針灸推拿、骨傷科堂、百草堂、關(guān)德興紀念堂,其配套設(shè)施有武林的“廣東十虎”像亭、黃飛鴻公園、黃飛鴻水寨、黃飛鴻武術(shù)學校、還有正在建設(shè)中的黃飛鴻武術(shù)村等,每天還有精彩絕倫的獅藝武術(shù)表演。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九龍巖風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設(shè)有四方竹公園、寶豐勝處、紫姑廟、九龍巖等景點,其中寶峰勝處的寶峰寺遺址是明代留下來的。往前看是石燕巖景區(qū)。石燕巖為古代采石場遺址。主景有天窗閣,石燕巖、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涼亭等等。石燕巖是該景區(qū)的精華,是古采石工匠導(dǎo)游詞們留下的巨洞,內(nèi)進寬廣,為一水洞,湖水深藍,清徹見底,水上設(shè)有游艇,可供游人探幽,水洞水道幽深,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看了這么多石頭,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水,來看看我們的天湖。碧波瀲滟的天湖原本是一個古火山口,四面翠峰環(huán)抱.早在明代西樵山就有“半山劃龍舟”的民俗活動,歷代相傳延至今日,每當豐實之年,當?shù)厝罕姼傁嘣诖伺e行龍舟競賽,極具西樵地方特色。景區(qū)內(nèi)建有激光水幕電影,我們可于夜晚登臨山間湖畔欣賞這一夢幻天湖夜景。除了我們剛才所看到的景點以外,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現(xiàn)在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就不打算一一為大家介紹,大家現(xiàn)在可以自由活動,買一買這里的特產(chǎn),這里的特產(chǎn)有西樵大餅,盲公餅,云霧茶,丹桂酒等。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謝謝大家的配合!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七

南海西樵山

halo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帶領(lǐng)大家參觀的講解員小梁。歡迎大家來到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他既是廣東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更是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

朋友們,這自古以來就有“南粵名山數(shù)二樵”的說法。那么我想讓大家猜一下,這里的“樵”指的是什么?哎、我聽到后面的那位大哥說是砍柴。那到底是不是砍柴的意思呢?沒錯啊,答案非常正確。古時候啊住在山底下的廣州人為了區(qū)分于是把東邊打柴的山叫“東樵山”,西邊打柴的山叫“西樵山”,西樵山的名字也因此而來。西樵巖因峰燦爛如錦,故名“錦石山”,據(jù)說呢也是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所以又叫“仙山”,明清的時候經(jīng)常有學子結(jié)廬修習,名師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因而被稱為“理學名山”。曾因茶畦滿嶺而又俗稱“茶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他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著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人文景觀和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作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感興趣的可以在有時間的情況下過來試一下。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 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

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清澈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早在清代,人們便把白云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

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白云洞冬暖夏涼,洞清水秀而且還有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黃大仙圣境園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huán)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黃大仙石像高28米,由7000多噸花崗巖精雕而成。迎面望去,黃大仙手握佛塵,身披道袍,顯現(xiàn)安祥、肅穆的圣態(tài)。圣境園內(nèi)還建有宏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三門左右三重,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筑拱橋構(gòu)成壯麗的景觀。

我的講解到此呢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可以拿出手機或者相機,在此處多拍幾張照片留戀,謝謝!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八

今天我們帶領(lǐng)大家瀏覽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將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著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若觀火,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

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景區(qū)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

白云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黃大仙圣境園

黃大仙圣境園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huán)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黃大仙石像高28米,由7000多噸花崗巖精雕而成。迎面望去,黃大仙手握佛塵,身披道袍,顯現(xiàn)安祥、肅穆的圣態(tài)。

圣境園內(nèi)還建有宏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三門左右三重,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筑拱橋構(gòu)成壯麗的景觀。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九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西樵山旅游。我姓,大家叫我導(dǎo)好了。在旅游期間就有我為大家提供服務(wù),我十分榮幸!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dǎo)游旗的標志,以免跟錯隊伍。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大家有什么問題請盡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吃得滿意。謝謝!

西樵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古撲。明清以來,更有南粵理學名山之稱。它的自然風光美侖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成為這座熄滅了億萬年的死火山的曠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蔥蔥,洞壁巖縫,儲水豐富,古人贊之為誰信匡廬千嶂瀑,移來一半在西樵,今人稱之是:綠色翡翠,固體水庫。正是因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資源,國務(wù)院、國家林業(yè)部才相繼授予西樵山旅游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森林公園兩頂桂冠。

請隨著我走!現(xiàn)在,我手指的這個是有著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的白云洞景區(qū)。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黃大仙圣境園。黃大仙圣境園集道教文化,嶺南建筑藝術(shù)和自然景觀于一體,是信眾祈福朝圣的道教圣地。黃大仙師是浙江金華人,生于公元320xx年,少時牧羊,后修煉得道而成仙,自號赤松子。他勸人積善,懸壺濟世,授人藥方,除病解困,深受人們愛戴。清朝末年,西樵山建有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極盛,方圓百里,信男信女都齊來朝拜,后來因動亂道長梁仁庵帶黃大仙圣像到香港設(shè)壇,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現(xiàn)在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gòu),為不忘宗嗣,重續(xù)香火,又攜像歸宗,于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了這座42萬多平方米的圣境園。你們所看到的黃大仙圣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八卦廣場。大家跟著我進去,園內(nèi)有回應(yīng)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yīng)壇高三層,以花崗巖制成,你們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并大聲呼喊后,你會覺得天地都有回應(yīng),很神奇的;大仙腳印相傳為黃大仙顯圣時所留,當?shù)赜胁却笙赡_印,能平步青云之說。西樵山園區(qū)盡頭壁下你會看到黃大仙圣像,它高28米,全部由優(yōu)質(zhì)花崗巖鑲砌,雕刻而成。

大家看圣景園的北面就是西樵山黑巖景區(qū)。黑巖洞口狹小,洞內(nèi)伸手不見五指,溪水沒徑。景區(qū)另一景觀為波斯巖,因巖前建有波斯庵得名,洞口終年泉水不斷有底下河,巖壁鐘乳石變化多姿,鬼斧神工。

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美麗的碧玉洞吧!碧玉洞是西樵山峰間峽谷,兩邊怪石嶙峋、谷底狹徑崎嶇、洞中有玉巖珠瀑,聽玉石室、遇仙橋,垂云石、東天湖等景點。其中,玉巖珠瀑為西樵山最大瀑布。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云海蓮臺景區(qū)。它位于西樵山中心部位的大仙峰上,海拔290米,景區(qū)由牌坊、影壁、法象等組成,呈金字塔結(jié)構(gòu),峰頂觀音法像高達6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坐像。再繼續(xù)走就是一代宗師黃飛鴻的師藝武術(shù)館。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占地面積5.23畝,建筑別致,具有清末古建筑的風格。館內(nèi)分別設(shè)有黃飛鴻練功休息室;黃飛鴻史記陳列影視室,寶芝林堂,針灸推拿、骨傷科堂、百草堂、關(guān)德興紀念堂,其配套設(shè)施有武林的廣東十虎像亭、黃飛鴻公園、黃飛鴻水寨、黃飛鴻武術(shù)學校、還有正在建設(shè)中的黃飛鴻武術(shù)村等,每天還有精彩絕倫的獅藝武術(shù)表演。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九龍巖風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設(shè)有四方竹公園、寶豐勝處、紫姑廟、九龍巖等景點,其中寶峰勝處的寶峰寺遺址是明代留下來的。往前看是石燕巖景區(qū)。石燕巖為古代采石場遺址。主景有天窗閣,石燕巖、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涼亭等等。石燕巖是該景區(qū)的精華,是古采石工匠導(dǎo)游詞們留下的巨洞,內(nèi)進寬廣,為一水洞,湖水深藍,清徹見底,水上設(shè)有游艇,可供游人探幽,水洞水道幽深,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看了這么多石頭,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水,來看看我們的天湖。碧波瀲滟的天湖原本是一個古火山口,四面翠峰環(huán)抱.早在明代西樵山就有半山劃龍舟的民俗活動,歷代相傳延至今日,每當豐實之年,當?shù)厝罕姼傁嘣诖伺e行龍舟競賽,極具西樵地方特色。景區(qū)內(nèi)建有激光水幕電影,我們可于夜晚登臨山間湖畔欣賞這一夢幻天湖夜景。 除了我們剛才所看到的景點以外,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現(xiàn)在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就不打算一一為大家介紹,大家現(xiàn)在可以自由活動,買一買這里的特產(chǎn),這里的特產(chǎn)有西樵大餅,盲公餅,云霧茶,丹桂酒等。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謝謝大家的配合!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我們今天的行程就要結(jié)束了,在此,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如果在這過程當中我有什么做的不好,還請大家批評指正,也請大家多多諒解。今天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wù),希望以后能夠再次為大家服務(wù)。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幸福!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

今天我們帶領(lǐng)大家瀏覽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將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著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若觀火,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

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景區(qū)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

白云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一

講解線索:概況—天湖公園景區(qū)—南海觀音文化苑—四方竹園—石燕巖景區(qū)—碧玉洞景區(qū)—翠巖景區(qū)—白云洞景區(qū)—黃大仙圣境園

概況:今天我們帶領(lǐng)大家瀏覽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將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著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若觀火,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

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

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景區(qū)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

白云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黃大仙圣境園

黃大仙圣境園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huán)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黃大仙石像高28米,由7000多噸花崗巖精雕而成。迎面望去,黃大仙手握佛塵,身披道袍,顯現(xiàn)安祥、肅穆的圣態(tài)。

圣境園內(nèi)還建有宏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三門左右三重,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筑拱橋構(gòu)成壯麗的景觀。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二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佛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佛山(英文:foshan、fatshan)簡稱禪,古稱忠義鄉(xiāng)、季華鄉(xiāng),“肇跡于晉,得名于唐”,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據(jù)考證,佛山的歷史起源于現(xiàn)禪城區(qū)瀾石街道區(qū)域,距今約4500-5500年。唐宋年間,佛山的手工業(yè)、商業(yè)和文化已十分繁榮。明清時,更是發(fā)展成商賈云集、工商業(yè)發(fā)達的嶺南重鎮(zhèn),與湖北的漢口鎮(zhèn)、江西的景德鎮(zhèn)、河南的朱仙鎮(zhèn)并稱中國四大名鎮(zhèn),與北京、漢口、蘇州并稱天下“四大聚”,陶瓷、紡織、鑄造、醫(yī)藥四大行業(yè)鼎盛南國。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源地之一,先后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并建立了“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竹嘴廠”。

佛山是廣東省第三大城市,中國古代四大名鎮(zhèn)之一,在中國最具經(jīng)濟實力和發(fā)展活力之一的珠江三角洲中部,為“廣佛都市圈”。佛山是“廣佛同城”、“廣佛肇經(jīng)濟圈”、“珠三角經(jīng)濟圈”重要組成部分,在廣東省經(jīng)濟發(fā)展中處于領(lǐng)先地位。

佛山現(xiàn)轄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高明區(qū)和三水區(qū)。全市總面積38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3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70.89萬人。佛山是著名僑鄉(xiāng),祖籍佛山的華僑和港澳臺同胞達140萬人,其中港澳同胞80多萬人。

佛山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個城市群,是由4個縣域和一個市區(qū)域組成的一個組合體。他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心,可以凝聚起整個佛山地區(qū),但他卻可以協(xié)調(diào)起市區(qū)與縣域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

佛山新八景:西樵山、佛山祖廟、清暉園、南風古灶、陳村花卉世界、三水荷花世界、高明皂幕山、南國桃園。

城市地標:佛山恒安瑞士大酒店(高度208米)、祖廟、百花、東方廣場等。

地理位置:佛山市中心區(qū)距廣州三大交通樞紐(廣州新白云機場、廣州新火車站、廣州南沙港)車程均在1小時之內(nèi)。得天獨厚的地緣優(yōu)勢,使佛山能夠充分接受廣州的輻射和帶動,與廣州共享基礎(chǔ)設(shè)施、交通網(wǎng)絡(luò)、金融資本、人才教育、科技信息和市場服務(wù)等資源,實現(xiàn)聯(lián)系緊密、產(chǎn)業(yè)聯(lián)動和功能互補。佛山毗鄰港澳,與香港、澳門分別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車程均在2小時左右,隨著廣珠城際軌道的開通,佛澳形成“1小時交通圈”,使佛山能夠充分利用港澳的市場優(yōu)勢和國際性大都市的地位,廣泛參與世界經(jīng)濟,走向國際化。地區(qū)經(jīng)濟運行情況:廣東省第三大城市。

【地名由來】

“佛山”來源

佛山古稱季華鄉(xiāng)。東晉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賓國(現(xiàn)克什米爾)的三藏法師達毗耶舍帶了二尊銅像來到季華鄉(xiāng),在塔坡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傳佛教。他回國后,隨著時間推移,寺宇倒塌。

到唐朝時,這里又變成了一片崗地。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崗上異彩四射,鄉(xiāng)人奔走相告。于是人們便齊聚起來,在塔坡崗上發(fā)掘,竟掘出三尊銅佛,搬開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根據(jù)碑文記載,得知東晉曾有剡賓國僧人達毗耶舍,在此講經(jīng)及建過經(jīng)堂。鄉(xiāng)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崗上重建塔坡廟寺,供奉三尊銅佛。人們認為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將季華鄉(xiāng)改名為“佛山”。

這就是佛山得名的由來。后來,世人傳誦著這樣一句諺語:“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忠義鄉(xiāng)”來源

明代正統(tǒng)年間,廣東洪水為患,農(nóng)田失收,朝廷賦稅不減,終于釀成1449年爆發(fā)的黃蕭養(yǎng)起義。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將董興率軍隊至,黃蕭養(yǎng)兵敗被擒,起義失敗,佛山城圍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論功賞賜,封冼灝通等二十二人為“忠義官”,建“忠義流芳祠”,佛山賜名“忠義鄉(xiāng)”,祖廟敕封為“靈應(yīng)祠”,永享春秋崇祀。

【歷史沿革】

春秋戰(zhàn)國時期,佛山屬于百越地。

秦、漢時期,現(xiàn)禪城、順德、南海、三水屬南海郡番禺縣;高明屬高要縣。

晉代,禪城稱“季華鄉(xiāng)”。

590年(隋開皇十年),從番禺縣分置南海縣,因舊置南海郡得名。

628年(唐貞觀二年),季華鄉(xiāng)稱“佛山”,意為“佛家之山”,簡稱“禪”。

五代十國時佛山、順德屬咸寧縣,宋初重新并入南海縣。

1452年(明景泰三年),敕封佛山為“忠義鄉(xiāng)”,屬南海縣。同年,置順德縣,意為“順天威德”。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置高明縣,因原有高明巡檢司而得名。

1819年(清嘉慶二十四年)置三水縣,意為“三水合流”。

1912年(民國初期)設(shè)立南海縣府于佛山鎮(zhèn)。

1924年(民國十三年)設(shè)立佛山市政廳,三年后因貪污腐敗而撤銷。

1934年(民國廿三年)改名佛山特別區(qū),屬下六個鄉(xiāng)公所。

1938年(民國廿七年)佛山淪陷后偽日時期。

1945年(民國卅四年)抗日勝利,撤銷佛山特別區(qū),改六鄉(xiāng)為三鎮(zhèn)。

1946年(民國卅五年)設(shè)南海縣府,撤三鎮(zhèn)為佛山鎮(zhèn),直至1949年10月佛山解放。

1949年10月19日,高明縣全境解放,高明縣人民政府由合水移至明城。10月29日,佛山軍管會成立,并接管南海縣;順德縣、三水縣、高明縣也分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實施軍事管制。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2月15日,成立三水縣人民政府。3月1日,成立南海縣人民政府。3月20日成立順德縣人民政府。7月1日,佛山改市為鎮(zhèn),歸南海縣管轄。

1951年6月26日,佛山鎮(zhèn)改鎮(zhèn)為市。

1954年6月,中共粵中區(qū)黨委、粵中行署由江門市遷入佛山市大福路10號。粵中行署轄24縣(中山、順德、南海、三水、番禺、東莞、寶安、增城、博羅、龍門、珠海、新會、高明、鶴山、封開、 懷集、高要、廣寧、四會、新興、羅定、云浮、郁南、德慶),1市(石岐)和2省轄市(江門、佛山)。

1956年2月,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專區(qū),轄13縣(中山、珠海、番禺、順德、南海、三水、新會、鶴山、高明、臺山、開平、恩平、花縣),1市(石岐)和 2 省轄市(佛山、江門)。

1958年佛山、江門改縣級市,由佛山專區(qū)領(lǐng)導(dǎo)。

1966年,佛山市升為地級市,由廣東省、佛山專區(qū)雙重領(lǐng)導(dǎo)。

1970年,佛山專區(qū)更名為佛山地區(qū),佛山、江門改為縣級市。佛山地區(qū)轄南海、順德、三水、高鶴、臺山、恩平、番禺、中山、珠海、新會、開平、斗門12縣和佛山、江門兩市。

1983年6月1日,撤銷佛山地區(qū)建制,實行市領(lǐng)導(dǎo)縣體制。佛山市轄中山、南海、順德、高明、三水5縣。

1984年6月,佛山市轄汾江區(qū)(1986年易名為城區(qū))、石灣區(qū)、南海、順德、高明、三水縣,代管中山市。

1992-1994年,順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后撤縣設(shè)市(縣級),由佛山代管。

20__年12月,佛山市轄禪城(含城區(qū)、石灣、南莊)、順德、南海、三水、高明五區(qū)。

【行政區(qū)劃】

國務(wù)院的批復(fù)同意撤銷原佛山轄區(qū)的城區(qū)、石灣區(qū)以及縣級南海市、順德市、三水市和高明市,同意設(shè)立佛山市禪城區(qū)、南海區(qū)、順德區(qū)、三水區(qū)和高明區(qū)五個區(qū)。

20__年行政區(qū)劃調(diào)整后,佛山確定走組團式城市發(fā)展模式,差異化開發(fā)建設(shè)“1+2+5”組團共8個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區(qū),并著力打造一批產(chǎn)業(yè)與生態(tài)相兼容、快節(jié)奏與慢生活相結(jié)合的富有嶺南特色的優(yōu)美鎮(zhèn)(街),最終形成“1+2+5+x”城市發(fā)展格局。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三

今天我們帶領(lǐng)大家瀏覽南粵名山—西樵山。

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將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著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若觀火,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

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景區(qū)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

白云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圣境園

圣境園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huán)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 石像高28米,由7000多噸花崗巖精雕而成。迎面望去, 手握佛塵,身披道袍,顯現(xiàn)安祥、肅穆的圣態(tài)。

圣境園內(nèi)還建有宏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三門左右三重,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筑拱橋構(gòu)成壯麗的景觀。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四

西樵山位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地處廣州、佛山、順德、江門、高明之間,北距廣州市區(qū)僅45公里,離佛山27公里,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直徑4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海拔346米,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風景資源豐富,有72座奇峰,36個巖洞,232眼清泉,28處飛瀑、10大景區(qū)(白云洞景區(qū)、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南海觀音\寶峰寺景區(qū)、碧玉洞景區(qū)、天湖景區(qū)、九龍巖景區(qū)、翠巖景區(qū)、石燕巖景區(qū)、桃花園景區(qū)等)、東西2天湖,更有眾多名勝古跡和湖、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

?西樵山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離佛山27公里,東北距廣州45公里,西樵山海拔 346m,是一座古火山,山體外陡內(nèi)平,狀如蓮花簇瓣,直徑4公里,周長約13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有72座峰巒,以大科峰(海拔344米)為最高,群峰羅列、參差有序,九龍巖、冬菇石、石燕巖等峰巒,形態(tài)萬千,西樵山最大的特點是"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全山有16個巖洞,232個泉眼,28處瀑布,"飛流千尺"、"云巖飛瀑"最為壯觀,山頂有3個"天湖",動植物種類繁多,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觀云海、看日出和避暑勝地,也是地學考察的好地方。

西樵山是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場和石器制作場,是華南地唯一大型古石器制作場,史學界稱為"西樵山文化"。自古便有"南粵名山數(shù)二樵"之譽。西樵山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被稱為"珠江文明的燈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間大批文人學子隱居于此,故又有"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代宗師黃飛鴻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現(xiàn)在的西樵山已經(jīng)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燈塔"的美譽,早在6000多年前,勤勞聰慧的

西樵山人,就在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化;明清時期,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為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學子隱居西樵山,探求理學,錘煉心性,使西樵山獲得了"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鮮明,她不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雅的觀音文化令人矚目,聳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觀音座像已成為人們研究觀音文化的必到之所;西樵山還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百多年前誕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就是這個門派的代表,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武術(shù)為已任,因其崇高的武德醫(yī)德,深受人們愛戴,以他為題材編寫的圖書、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林林總總,蔚然大觀,他那種匡扶正義、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zhì),家喻戶曉、婦孺皆如,英雄黃飛鴻及其"南拳文化",已成為當今我國旅游文化層面上的一大熱點;作為國家森林公園的西樵山,其綠色文化更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園",成為在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粵民眾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一塊福地。

著名景點

云泉仙館

原為玉樓書院,后被改建為道觀,觀內(nèi)建有守真閣、聽泉樓、高士閣 及道教神殿等,皆依山借勢而筑,畫棟雕梁,清雅別致,宛若仙宮。

云泉仙館依山勢建筑,為二進歇山頂建筑,主要有前殿,鐘鼓臺、祖堂、墨莊、帝親殿和后殿廂房等,殿前置有兩根石華表,石獅一對,其兩側(cè)保護墻壁上飾獅子、鳳、魚等浮雕和六駿圖、百鳥朝鳳壁畫,殿門左右為鐘鼓臺,前殿有券頂?shù)侠龋瑤浚O(shè)中門,后有放生池,后殿為贊化宮,奉祀?yún)味促e。清代的精美磚雕、雕像雙龍搶珠、百鳥朝鳳壁畫等都是館內(nèi)重點文物,它見證了佛山陶瓷的輝煌,作為廣東磚雕主產(chǎn)地之一的佛山,像云泉仙館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磚雕并不多見。

白云洞創(chuàng)建于明代嘉靖年間( 1520xx年-1566 年),現(xiàn)名樵園,園之周圍峭壁凌空,飛泉吐玉,亭

臺樓閣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樵園后山有天湖、云路村、丹桂園等景點,東麓有石燕巖、冬茹石、響水巖等勝景。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稱為西樵山風景區(qū)的總匯,曾有"欲攬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歷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白云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麓西部,面積1.2平方公里,曾有"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 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畫中游歷,秀甲西樵的白云洞景區(qū),融二十四景于一體,而其間古代建筑掩映,錯落有致,白云古洞,峭壁天成,形似空中舞臺的逍遙臺也會讓你留戀往返,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白云洞景區(qū)又是一個迷人的世界,華燈璀璨的夜公園,為名山美景披裝掛彩,錦上添花。

南海觀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觀音文化苑坐落于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頂,由南海觀音主體法相、圣境匯芳、圣域市肆、福壽蓮池和環(huán)海鏡清組成,面積15萬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別為雙馬峰和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龍蜿蜒,右白虎馴伏,背玄武垂頭、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勢。

觀音法相高為61.9米,寓意觀音成道于之意。法相為坐姿,頂有寶珠天冠,項有圓光,彎眉朱唇,眼似雙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掛瓔珞,帶項飾,著羅裙,慈眉善目地穩(wěn)坐在蓮花臺上,廣視眾生,顯現(xiàn)安詳凝重,救苦救難的慈悲法相。觀音法相蓮花座直徑36米,外部鑲嵌上下三層共66片蓮花瓣。法座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陳列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及功德林等。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寓意四方凈土,八方德水,四邊皆道之佛境。寶峰寺

西樵山寶峰寺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是一個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晉代佛教東傳,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寶峰寺得到惠連法師興教弘法,頗有名氣。該寺建于明永樂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剎風華正茂之際,歷盡滄桑,現(xiàn)僅存斷墻殘壁。

應(yīng)社會各屆之意,經(jīng)省有關(guān)部門批準,易地重建西樵山寶峰寺。寶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并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風格設(shè)計,盡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寶峰寺的第一殿天王殿。一進殿,首先見到的一尊滿面笑容,大肚的菩薩就是彌勒佛,也叫笑佛。彌勒佛背后,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威風凜凜的就是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兩旁還有四尊大佛像,稱為"護世四天王",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四大金剛",代表風調(diào)雨順的意思。

廣場左右兩側(cè)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在廣場的正前方大型的浮雕,是一幅藥師海會圖。

寶峰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于20xx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并正式向游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分別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邊的是大迦葉尊者,而右邊的是阿難陀。 在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里面供奉的是普賢菩薩,人稱大行菩薩。右邊文殊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人稱大智菩薩。在文殊殿后,建有齋堂,里面有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齋菜可供各位游客享用。

三十三座名亭

與宏偉壯觀的觀音巨像相映的還有千佛映輝景點,依山傍勢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別供奉著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大仙峰左側(cè),建成極具藝術(shù)價值的國內(nèi)外觀音寺廟,觀音造像的微縮景區(qū)。還有圣域市肆、福壽蓮池、環(huán)海鏡清、牌坊廣場等別具特色、美輪美奐的觀音文化建筑群。

三湖書院

康南海"戊戌變法"的搖籃

"煙雨西樵乍霽開,三湖碧水映樓臺。追尋遺跡康南海,不盡滄桑過眼來。"這首詩生動的重現(xiàn)了康有為在西樵山白云洞三湖書院苦求變法強國之路的歷史。

泉聲如琴,松濤如韻,瀑聲如潮,鳥聲如雨,白云洞果真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導(dǎo)游說,西樵山書院盛于明、清兩個朝代,共有6間書院。如今只剩下康有為曾讀過書、最為出名的三湖書院。書院建于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因為位居于應(yīng)潮湖、鑒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

松柏蒼翠,綠樹掩映,拾級而上,遠遠就看見民族英雄林則徐書寫的"三湖書院"門匾。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迷茫、憂慮,遂離開嶺南儒學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苦讀。"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康有為在這里遇上了人生知己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鼎華,才有了機會走出三湖書院,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

歷史長河、潮起潮落。字祖廟供奉的是中華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倉頡,奎光樓供奉的是開文運點狀元、中國古代文學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用筆點上誰的姓名,誰就會高中狀元。

高山流水,空山鳥語。這兩座文星樓均建于1777年(清乾隆丁酉年)。當時西樵人文不景氣、學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28戶大戶人家為了振興文氣,捐資在白云洞建了奎光樓和字祖廟。兩樓建好后,學子每逢進京趕考、小孩入學啟蒙都要來此參拜兩名文星,舉行開考和啟蒙儀式。自此,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舉人、進士不斷。僅上金甌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進士、舉人。奎光樓和字祖廟從此名聲大振,連南海也有許多學子前來參拜,感受文氣和靈氣。據(jù)史料記載,僅同治、光緒年間,南海就出了60多名進士。"山風如醉起詩情,細弄朝霞步履輕。春光最滿桃源閣,云抹煩心風洗塵"。如此讀書圣地,不可不帶孩子一游。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五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西樵山旅游。我姓,大家叫我導(dǎo)好了。在旅游期間就有我為大家提供服務(wù),我十分榮幸!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dǎo)游旗的標志,以免跟錯隊伍。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大家有什么問題請盡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吃得滿意。謝謝!

西樵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古撲。明清以來,更有南粵理學名山之稱。它的自然風光美侖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成為這座熄滅了億萬年的死火山的曠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蔥蔥,洞壁巖縫,儲水豐富,古人贊之為誰信匡廬千嶂瀑,移來一半在西樵,今人稱之是:綠色翡翠,固體水庫。正是因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資源,國務(wù)院、國家林業(yè)部才相繼授予西樵山旅游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森林公園兩頂桂冠。

請隨著我走!現(xiàn)在,我手指的這個是有著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的白云洞景區(qū)。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黃大仙圣境園。黃大仙圣境園集道教文化,嶺南建筑藝術(shù)和自然景觀于一體,是信眾祈福朝圣的道教圣地。黃大仙師是浙江金華人,生于公元328年,少時牧羊,后修煉得道而成仙,自號赤松子。他勸人積善,懸壺濟世,授人藥方,除病解困,深受人們愛戴。清朝末年,西樵山建有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極盛,方圓百里,信男信女都齊來朝拜,后來因動亂道長梁仁庵帶黃大仙圣像到香港設(shè)壇,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現(xiàn)在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gòu),為不忘宗嗣,重續(xù)香火,又攜像歸宗,于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了這座42萬多平方米的圣境園。你們所看到的黃大仙圣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八卦廣場。大家跟著我進去,園內(nèi)有回應(yīng)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yīng)壇高三層,以花崗巖制成,你們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并大聲呼喊后,你會覺得天地都有回應(yīng),很神奇的;大仙腳印相傳為黃大仙顯圣時所留,當?shù)赜胁却笙赡_印,能平步青云之說。西樵山園區(qū)盡頭壁下你會看到黃大仙圣像,它高28米,全部由優(yōu)質(zhì)花崗巖鑲砌,雕刻而成。

大家看圣景園的北面就是西樵山黑巖景區(qū)。黑巖洞口狹小,洞內(nèi)伸手不見五指,溪水沒徑。景區(qū)另一景觀為波斯巖,因巖前建有波斯庵得名,洞口終年泉水不斷有底下河,巖壁鐘乳石變化多姿,鬼斧神工。

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美麗的碧玉洞吧!碧玉洞是西樵山峰間峽谷,兩邊怪石嶙峋、谷底狹徑崎嶇、洞中有玉巖珠瀑,聽玉石室、遇仙橋,垂云石、東天湖等景點。其中,玉巖珠瀑為西樵山最大瀑布。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云海蓮臺景區(qū)。它位于西樵山中心部位的大仙峰上,海拔290米,景區(qū)由牌坊、影壁、法象等組成,呈金字塔結(jié)構(gòu),峰頂觀音法像高達6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坐像。再繼續(xù)走就是一代宗師黃飛鴻的師藝武術(shù)館。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占地面積5.23畝,建筑別致,具有清末古建筑的風格。館內(nèi)分別設(shè)有黃飛鴻練功休息室;黃飛鴻史記陳列影視室,寶芝林堂,針灸推拿、骨傷科堂、百草堂、關(guān)德興紀念堂,其配套設(shè)施有武林的廣東十虎像亭、黃飛鴻公園、黃飛鴻水寨、黃飛鴻武術(shù)學校、還有正在建設(shè)中的黃飛鴻武術(shù)村等,每天還有精彩絕倫的獅藝武術(shù)表演。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九龍巖風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設(shè)有四方竹公園、寶豐勝處、紫姑廟、九龍巖等景點,其中寶峰勝處的寶峰寺遺址是明代留下來的。往前看是石燕巖景區(qū)。石燕巖為古代采石場遺址。主景有天窗閣,石燕巖、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涼亭等等。石燕巖是該景區(qū)的精華,是古采石工匠導(dǎo)游詞們留下的巨洞,內(nèi)進寬廣,為一水洞,湖水深藍,清徹見底,水上設(shè)有游艇,可供游人探幽,水洞水道幽深,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看了這么多石頭,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水,來看看我們的天湖。碧波瀲滟的天湖原本是一個古火山口,四面翠峰環(huán)抱.早在明代西樵山就有半山劃龍舟的民俗活動,歷代相傳延至今日,每當豐實之年,當?shù)厝罕姼傁嘣诖伺e行龍舟競賽,極具西樵地方特色。景區(qū)內(nèi)建有激光水幕電影,我們可于夜晚登臨山間湖畔欣賞這一夢幻天湖夜景。 除了我們剛才所看到的景點以外,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現(xiàn)在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就不打算一一為大家介紹,大家現(xiàn)在可以自由活動,買一買這里的特產(chǎn),這里的特產(chǎn)有西樵大餅,盲公餅,云霧茶,丹桂酒等。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謝謝大家的配合!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我們今天的行程就要結(jié)束了,在此,我非常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如果在這過程當中我有什么做的不好,還請大家批評指正,也請大家多多諒解。今天很高興能為大家服務(wù),希望以后能夠再次為大家服務(wù)。最后祝愿大家一路平安!合家幸福!身體健康!謝謝大家!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六

西樵山位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地處廣州、佛山、順德、江門、高明之間,北距廣州市區(qū)僅45公里,離佛山27公里,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直徑4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海拔346米,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風景資源豐富,有72座奇峰,36個巖洞,232眼清泉,28處飛瀑、10大景區(qū)(白云洞景區(qū)、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南海觀音\寶峰寺景區(qū)、碧玉洞景區(qū)、天湖景區(qū)、九龍巖景區(qū)、翠巖景區(qū)、石燕巖景區(qū)、桃花園景區(qū)等)、東西2天湖,更有眾多名勝古跡和湖、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

?西樵山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離佛山27公里,東北距廣州45公里,西樵山海拔346m,是一座古火山,山體外陡內(nèi)平,狀如蓮花簇瓣,直徑4公里,周長約13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有72座峰巒,以大科峰(海拔344米)為最高,群峰羅列、參差有序,九龍巖、冬菇石、石燕巖等峰巒,形態(tài)萬千,西樵山最大的特點是"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全山有16個巖洞,232個泉眼,28處瀑布,"飛流千尺"、"云巖飛瀑"最為壯觀,山頂有3個"天湖",動植物種類繁多,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觀云海、看日出和避暑勝地,也是地學考察的好地方。

西樵山是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場和石器制作場,是華南地唯一大型古石器制作場,史學界稱為"西樵山文化"。自古便有"南粵名山數(shù)二樵"之譽。西樵山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被稱為"珠江文明的燈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間大批文人學子隱居于此,故又有"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代宗師黃飛鴻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現(xiàn)在的西樵山已經(jīng)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燈塔"的美譽,早在6000多年前,勤勞聰慧的

西樵山人,就在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化;明清時期,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為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學子隱居西樵山,探求理學,錘煉心性,使西樵山獲得了"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鮮明,她不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雅的觀音文化令人矚目,聳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觀音座像已成為人們研究觀音文化的必到之所;西樵山還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百多年前誕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就是這個門派的代表,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武術(shù)為已任,因其崇高的武德醫(yī)德,深受人們愛戴,以他為題材編寫的圖書、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林林總總,蔚然大觀,他那種匡扶正義、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zhì),家喻戶曉、婦孺皆如,英雄黃飛鴻及其"南拳文化",已成為當今我國旅游文化層面上的一大熱點;作為國家森林公園的西樵山,其綠色文化更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園",成為在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粵民眾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一塊福地。

著名景點

云泉仙館

原為玉樓書院,后被改建為道觀,觀內(nèi)建有守真閣、聽泉樓、高士閣 及道教神殿等,皆依山借勢而筑,畫棟雕梁,清雅別致,宛若仙宮。

云泉仙館依山勢建筑,為二進歇山頂建筑,主要有前殿,鐘鼓臺、祖堂、墨莊、帝親殿和后殿廂房等,殿前置有兩根石華表,石獅一對,其兩側(cè)保護墻壁上飾獅子、鳳、魚等浮雕和六駿圖、百鳥朝鳳壁畫,殿門左右為鐘鼓臺,前殿有券頂?shù)侠龋瑤浚O(shè)中門,后有放生池,后殿為贊化宮,奉祀?yún)味促e。清代的精美磚雕、雕像雙龍搶珠、百鳥朝鳳壁畫等都是館內(nèi)重點文物,它見證了佛山陶瓷的輝煌,作為廣東磚雕主產(chǎn)地之一的佛山,像云泉仙館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磚雕并不多見。

白云洞創(chuàng)建于明代嘉靖年間( 1520__年-1566 年),現(xiàn)名樵園,園之周圍峭壁凌空,飛泉吐玉,亭

臺樓閣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樵園后山有天湖、云路村、丹桂園等景點,東麓有石燕巖、冬茹石、響水巖等勝景。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稱為西樵山風景區(qū)的總匯,曾有"欲攬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歷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白云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麓西部,面積1.2平方公里,曾有"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畫中游歷,秀甲西樵的白云洞景區(qū),融二十四景于一體,而其間古代建筑掩映,錯落有致,白云古洞,峭壁天成,形似空中舞臺的逍遙臺也會讓你留戀往返,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白云洞景區(qū)又是一個迷人的世界,華燈璀璨的夜公園,為名山美景披裝掛彩,錦上添花。

南海觀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觀音文化苑坐落于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頂,由南海觀音主體法相、圣境匯芳、圣域市肆、福壽蓮池和環(huán)海鏡清組成,面積15萬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別為雙馬峰和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龍蜿蜒,右白虎馴伏,背玄武垂頭、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勢。

觀音法相高為61.9米,寓意觀音成道于之意。法相為坐姿,頂有寶珠天冠,項有圓光,彎眉朱唇,眼似雙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掛瓔珞,帶項飾,著羅裙,慈眉善目地穩(wěn)坐在蓮花臺上,廣視眾生,顯現(xiàn)安詳凝重,救苦救難的慈悲法相。觀音法相蓮花座直徑36米,外部鑲嵌上下三層共66片蓮花瓣。法座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陳列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及功德林等。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寓意四方凈土,八方德水,四邊皆道之佛境。寶峰寺

西樵山寶峰寺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是一個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晉代佛教東傳,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寶峰寺得到惠連法師興教弘法,頗有名氣。該寺建于明永樂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剎風華正茂之際,歷盡滄桑,現(xiàn)僅存斷墻殘壁。

應(yīng)社會各屆之意,經(jīng)省有關(guān)部門批準,易地重建西樵山寶峰寺。寶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并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風格設(shè)計,盡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寶峰寺的第一殿天王殿。一進殿,首先見到的一尊滿面笑容,大肚的菩薩就是彌勒佛,也叫笑佛。彌勒佛背后,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威風凜凜的就是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兩旁還有四尊大佛像,稱為"護世四天王",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四大金剛",代表風調(diào)雨順的意思。

廣場左右兩側(cè)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在廣場的正前方大型的浮雕,是一幅藥師海會圖。

寶峰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于20__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并正式向游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分別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邊的是大迦葉尊者,而右邊的是阿難陀。在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里面供奉的是普賢菩薩,人稱大行菩薩。右邊文殊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人稱大智菩薩。在文殊殿后,建有齋堂,里面有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齋菜可供各位游客享用。

三十三座名亭

與宏偉壯觀的觀音巨像相映的還有千佛映輝景點,依山傍勢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別供奉著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大仙峰左側(cè),建成極具藝術(shù)價值的國內(nèi)外觀音寺廟,觀音造像的微縮景區(qū)。還有圣域市肆、福壽蓮池、環(huán)海鏡清、牌坊廣場等別具特色、美輪美奐的觀音文化建筑群。

三湖書院

康南海"戊戌變法"的搖籃

"煙雨西樵乍霽開,三湖碧水映樓臺。追尋遺跡康南海,不盡滄桑過眼來。"這首詩生動的重現(xiàn)了康有為在西樵山白云洞三湖書院苦求變法強國之路的歷史。

泉聲如琴,松濤如韻,瀑聲如潮,鳥聲如雨,白云洞果真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導(dǎo)游說,西樵山書院盛于明、清兩個朝代,共有6間書院。如今只剩下康有為曾讀過書、最為出名的三湖書院。書院建于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因為位居于應(yīng)潮湖、鑒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

松柏蒼翠,綠樹掩映,拾級而上,遠遠就看見民族英雄林則徐書寫的"三湖書院"門匾。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迷茫、憂慮,遂離開嶺南儒學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苦讀。"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康有為在這里遇上了人生知己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鼎華,才有了機會走出三湖書院,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

歷史長河、潮起潮落。字祖廟供奉的是中華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倉頡,奎光樓供奉的是開文運點狀元、中國古代文學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用筆點上誰的姓名,誰就會高中狀元。

高山流水,空山鳥語。這兩座文星樓均建于1777年(清乾隆丁酉年)。當時西樵人文不景氣、學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28戶大戶人家為了振興文氣,捐資在白云洞建了奎光樓和字祖廟。兩樓建好后,學子每逢進京趕考、小孩入學啟蒙都要來此參拜兩名文星,舉行開考和啟蒙儀式。自此,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舉人、進士不斷。僅上金甌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進士、舉人。奎光樓和字祖廟從此名聲大振,連南海也有許多學子前來參拜,感受文氣和靈氣。據(jù)史料記載,僅同治、光緒年間,南海就出了60多名進士。"山風如醉起詩情,細弄朝霞步履輕。春光最滿桃源閣,云抹煩心風洗塵"。如此讀書圣地,不可不帶孩子一游。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七

南海西樵山

halo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帶領(lǐng)大家參觀的講解員小梁。歡迎大家來到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他既是廣東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更是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

朋友們,這自古以來就有“南粵名山數(shù)二樵”的說法。那么我想讓大家猜一下,這里的“樵”指的是什么?哎、我聽到后面的那位大哥說是砍柴。那到底是不是砍柴的意思呢?沒錯啊,答案非常正確。古時候啊住在山底下的廣州人為了區(qū)分于是把東邊打柴的山叫“東樵山”,西邊打柴的山叫“西樵山”,西樵山的名字也因此而來。西樵巖因峰燦爛如錦,故名“錦石山”,據(jù)說呢也是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所以又叫“仙山”,明清的時候經(jīng)常有學子結(jié)廬修習,名師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因而被稱為“理學名山”。曾因茶畦滿嶺而又俗稱“茶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他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著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人文景觀和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作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感興趣的可以在有時間的情況下過來試一下。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 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

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清澈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早在清代,人們便把白云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

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白云洞冬暖夏涼,洞清水秀而且還有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黃大仙圣境園位于西樵山聚仙峰前,雞冠峰下。此園依山環(huán)水,占地600畝。主體工程黃大仙石像高28米,由7000多噸花崗巖精雕而成。迎面望去,黃大仙手握佛塵,身披道袍,顯現(xiàn)安祥、肅穆的圣態(tài)。圣境園內(nèi)還建有宏偉壯觀的“八卦”露天玄壇及“回音壁”,站在中間,一出聲,一跺腳,都能感覺到被回音所包圍。莊嚴的三門左右三重,與廣場園林式的建筑拱橋構(gòu)成壯麗的景觀。

我的講解到此呢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的時間大家可以拿出手機或者相機,在此處多拍幾張照片留戀,謝謝!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八

各位朋友: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我們旅行社歡迎大家來到西樵山旅游。我姓×,大家叫我×導(dǎo)好了。在旅游期間就有我為大家提供服務(wù),我十分榮幸!旅游期間,請大家認清導(dǎo)游旗的標志,以免跟錯隊伍。請大家記清集中和游覽時間,以免因一人遲到而影響大家的活動。大家有什么問題請盡量提出來,我將盡力解決,最后祝大家這次旅游玩得開心,吃得滿意。謝謝!

西樵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族風情古撲。明清以來,更有“南粵理學名山”之稱。它的自然風光美侖美色,山上72峰峰峰皆奇,42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成為這座熄滅了億萬年的死火山的曠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蔥蔥,洞壁巖縫,儲水豐富,古人贊之為“誰信匡廬千嶂瀑,移來一半在西樵”,今人稱之是:“綠色翡翠”,“固體水庫”。正是因為西樵山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資源,國務(wù)院、國家林業(yè)部才相繼授予西樵山旅游區(qū)“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和“國家森林公園”兩頂桂冠。

請隨著我走!現(xiàn)在,我手指的這個是有著“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的白云洞景區(qū)。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大家往前看,這就是黃大仙圣境園。黃大仙圣境園集道教文化,嶺南建筑藝術(shù)和自然景觀于一體,是信眾祈福朝圣的道教圣地。黃大仙師是浙江金華人,生于公元320xx年,少時牧羊,后修煉得道而成仙,自號赤松子。他勸人積善,懸壺濟世,授人藥方,除病解困,深受人們愛戴。清朝末年,西樵山建有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極盛,方圓百里,信男信女都齊來朝拜,后來因動亂道長梁仁庵帶黃大仙圣像到香港設(shè)壇,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現(xiàn)在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gòu),為不忘宗嗣,重續(xù)香火,又攜像歸宗,于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了這座42萬多平方米的”圣境園”。你們所看到的黃大仙圣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八卦廣場。大家跟著我進去,園內(nèi)有回應(yīng)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yīng)壇高三層,以花崗巖制成,你們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并大聲呼喊后,你會覺得天地都有回應(yīng),很神奇的;大仙腳印相傳為黃大仙顯圣時所留,當?shù)赜小辈却笙赡_印,能平步青云”之說。西樵山園區(qū)盡頭壁下你會看到黃大仙圣像,它高28米,全部由優(yōu)質(zhì)花崗巖鑲砌,雕刻而成。

大家看圣景園的北面就是西樵山黑巖景區(qū)。黑巖洞口狹小,洞內(nèi)伸手不見五指,溪水沒徑。景區(qū)另一景觀為波斯巖,因巖前建有波斯庵得名,洞口終年泉水不斷有底下河,巖壁鐘乳石變化多姿,鬼斧神工。

大家快隨我看看這美麗的碧玉洞吧!碧玉洞是西樵山峰間峽谷,兩邊怪石嶙峋、谷底狹徑崎嶇、洞中有玉巖珠瀑,聽玉石室、遇仙橋,垂云石、東天湖等景點。其中,玉巖珠瀑為西樵山最大瀑布。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位置就是云海蓮臺景區(qū)。它位于西樵山中心部位的大仙峰上,海拔290米,景區(qū)由牌坊、影壁、法象等組成,呈金字塔結(jié)構(gòu),峰頂觀音法像高達61.9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觀音坐像。再繼續(xù)走就是一代宗師黃飛鴻的師藝武術(shù)館。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占地面積5.23畝,建筑別致,具有清末古建筑的風格。館內(nèi)分別設(shè)有黃飛鴻練功休息室;黃飛鴻史記陳列影視室,寶芝林堂,針灸推拿、骨傷科堂、百草堂、關(guān)德興紀念堂,其配套設(shè)施有武林的“廣東十虎”像亭、黃飛鴻公園、黃飛鴻水寨、黃飛鴻武術(shù)學校、還有正在建設(shè)中的黃飛鴻武術(shù)村等,每天還有精彩絕倫的獅藝武術(shù)表演。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九龍巖風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設(shè)有四方竹公園、寶豐勝處、紫姑廟、九龍巖等景點,其中寶峰勝處的寶峰寺遺址是明代留下來的。往前看是石燕巖景區(qū)。石燕巖為古代采石場遺址。主景有天窗閣,石燕巖、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涼亭等等。石燕巖是該景區(qū)的精華,是古采石工匠導(dǎo)游詞們留下的巨洞,內(nèi)進寬廣,為一水洞,湖水深藍,清徹見底,水上設(shè)有游艇,可供游人探幽,水洞水道幽深,洞中有洞,天外有天。

看了這么多石頭,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水,來看看我們的天湖。碧波瀲滟的天湖原本是一個古火山口,四面翠峰環(huán)抱.早在明代西樵山就有“半山劃龍舟”的民俗活動,歷代相傳延至今日,每當豐實之年,當?shù)厝罕姼傁嘣诖伺e行龍舟競賽,極具西樵地方特色。景區(qū)內(nèi)建有激光水幕電影,我們可于夜晚登臨山間湖畔欣賞這一夢幻天湖夜景。 除了我們剛才所看到的景點以外,還有很多很美麗的景點,現(xiàn)在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就不打算一一為大家介紹,大家現(xiàn)在可以自由活動,買一買這里的特產(chǎn),這里的特產(chǎn)有西樵大餅,盲公餅,云霧茶,丹桂酒等。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來問我,謝謝大家的配合!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十九

今天我們帶領(lǐng)大家瀏覽南粵名山—西樵山。西樵山位于佛山市南海區(qū)西南部的西樵山旅游度假區(qū),它是廣東省著名風景區(qū),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與羅浮山、鼎湖山、丹霞山并稱為廣東四大名山,面積20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

西樵山的得名由來已久,“樵”是打柴的意思,傳說古時廣州人將往東面打柴的羅浮山為東樵,將往西面打柴的山稱為西樵,西樵山的名字即由此而來。西樵山因峰石燦爛如錦,又名錦石山;傳說是仙姑道士修道煉丹,羽化成仙之地,又有仙山之稱;因明清常有名士在此設(shè)院講學,探求心性而被稱為理學名山。

西樵山是一座古火山丘,它的斷崖絕壁,記載著古火山活動的情況。西樵山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人文景觀,更有眾多秀美的自然景觀。“西樵山文化”被稱著是珠江流域從野蠻通向文明的燈塔。西樵山的秀美在于它幽、秀,有七十二峰,三十六洞若觀火,二十五條瀑布,大小泉眼兩百個。

天湖公園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到了天湖公園。天湖公園是一個古火山口湖,略呈卵形,水面約占120畝。湖中的浮龍是我國第一條供游客觀賞的大型水上金龍,龍長20米,龍身直徑0.6米,用塑料玻璃制造的。天湖的左側(cè)是新建成的天湖藝術(shù)廣場,占地1.7萬平方米。藝術(shù)廣場設(shè)有圍棋、象棋、國際象棋棋局,每一個棋局都是棋譜留下的殘局,那邊半人高的兵、馬、帥組成的正是“秣(mò)馬厲兵”的象棋殘局。

南海觀音文化苑

南海觀音文化苑,占地15萬平方米,是弘揚觀音文化為主題的大型景區(qū),由牌坊廣場、觀音法相、影壁組成。

牌坊廣場以牌坊為主體,這座牌坊高18米,寬32米,全部由花崗巖拼墊而成,做工精細。牌坊前刻有香港永惺大師的題詞“大慈大悲”,背后刻有葉選平的題詞“鴻慈普佑”,牌坊前雕刻四大天王,寓意“風調(diào)雨順”。

影壁是南海觀音文化苑的入口,影壁后的護法韋馱是由整塊石頭鑿成的。

前方是文化苑的中心——南海觀音的主體法相,主體法相高61.9米,借寓觀音成道于農(nóng)歷六月十九日之意。南海觀音法相用純銅練制,法相的蓮花座直徑36米,高14.9米,外部鑲嵌三層共66瓣精致的蓮花瓣,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建筑面積達4370平方米,陳列展覽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以及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

觀音法相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按佛經(jīng)描述,寓意四方凈土,八功德水、四邊階道之佛境。水橋外有寬闊的平臺,代游人善信景仰觀音法像。外環(huán)為蓮花廊,內(nèi)設(shè)功德墻展示捐贈善信的瓷像刻名。蓮花廊外壁以精湛的壁畫及浮雕來展現(xiàn)關(guān)于觀音的故事和傳說。

四方竹園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竹林是西樵山的特產(chǎn)四方竹,它的莖枝圓中略方,用手摸它,有明顯的方形感。這種竹子株型矮小,只能到現(xiàn)在我們所見的這么高。有趣的是,將四方竹移到山下或別處種,四方竹就會變成普通的圓身竹子。

這里還有一個幽婉凄美的傳說。傳說古代有一對青年男女對歌傳情,私訂終生。當男子到女方家求婚時,女孩的母親嫌男孩家窮,攔在門外唱道“不是花靴莫逛街,不是利斧莫砍柴,除非山里天地變,竹子成方送女來”。男孩是個癡心的人,他決心要將圓圓的竹子捏成方型。當他欣喜若狂地拿著竹子來到女孩家時,才知道自己的戀人早已跳崖殉情了。男孩悲痛欲絕,將自己捏方的竹子種在女孩的墳前,然后去山后的寶峰寺出家做了和尚。從此山里就衍生出一個習俗,男子到女方家求親,一定要在女方家門口種上四方竹,以示愛情的堅貞。大家摸著這奇異的四方竹,玩味著這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是否深受感染?

石燕巖景區(qū)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石燕巖景區(qū)。

這里是觀日亭。觀日亭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觀看日出的地方,若是晴天的早晨,五六點鐘左右站在這里就可以看到蔚為壯觀的日出景象。

現(xiàn)在大家可以看到一塊雄偉的奇石,就是石屏風。石屏風正看似指天長劍,側(cè)看像云底屏風,其實它只是古代采石工人采石后留下的一座標界。

石燕巖是明代人工采石礦洞,因石燕棲息洞中而得名。它的洞口扁圓如唇,但走進洞若觀火內(nèi)便寬闊起來。洞內(nèi)采鑿石塊留下的支撐柱把洞分為內(nèi)外兩層。外洞好像一所大堂,高達數(shù)丈,能容納1000多人,內(nèi)洞洞底長年積水而形成湖泊。湖水清澈見底。湖中有兩塊巨石,一石露出,狀似汽車。名叫“水上汽車”,一石漫于水中,好似牌坊,稱為“水底牌坊”。

這塊上望似仙橋,下望似冬菇的石頭,名叫冬菇石,又叫仙帽石。

大家現(xiàn)在看見的西樵山中最長的瀑布——云巖飛瀑,飛瀑從200多米的高處跌下,沖成無底井,掛在云巖洞前飛灑成大水簾,蔚為壯觀。

碧玉洞景區(qū)

碧玉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明正德年間,這里已是山中的著名景區(qū),許多文人學者紛紛來這里讀書詠詩,潛修賞景,留下眾多的摩崖石刻。

走進碧玉洞,這塊巨石上蒼勁的“玉巖”兩字相傳是明代祝枝山的手跡。這里的玉巖飛瀑,舊稱西樵山的第一大瀑布,飛流澎湃,珠瀑紛灑,聲如雷鼓交鳴,云氣如煙如霧。

翠巖景區(qū)

翠巖景區(qū)包括蟹眼泉、翠巖、無葉井等景點。大家看到坡上有塊巨石隆起,好似蟹蓋一樣。石下有東西兩穴,大如海碗。地泉自穴下往上噴涌。高出穴面,遠望如蟹眼閃動,蟹眼泉因此而得名。

我們現(xiàn)在來到翠名,翠巖又名觀翠巖,它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長約80米,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又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為碧云瀑,又稱陰陽水。谷內(nèi)有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

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碧云山村,這里有一個西樵山最大的泉眼—無葉井。井口呈方形,井寬、深約1米。井水澄碧見底,冬暖夏涼。

白云洞景區(qū)

白云洞是西樵山36洞之一,居西樵西北麓。清人把全洞分為三個洞天,命為24景。奎光樓是白云洞的進出門檻,樓高三層。湖邊巨石上矗立的這座飛來塔高7層。塔后是康有為先生年青時讀書的地方—三湖書院。三湖書院的門匾是民族英雄林則徐親筆題寫的。

湖上還一座莊嚴肅穆的古廟堂式建筑—云泉仙館,這里是供奉八仙之一—呂洞賓的廟宇。

最后我們來到飛流千尺瀑前。此瀑又稱為大云泉,曾被列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瀑布分三層,上層叫龍涎瀑,瀑短而小,中層叫云外瀑,下段繞崖急瀉,在一塊斜倚的巨石旁猛然沖下,水花飛濺,非常壯觀。

白云洞炎夏不熱,冬日不寒,林蔭茂盛,流水潺潺,前國家副主席董必武先生有詩贊道:“欲攬西樵勝,應(yīng)先訪白云。”

西樵山導(dǎo)游詞作文篇二十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佛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dǎo)游

西樵山位于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地處廣州、佛山、順德、江門、高明之間,北距廣州市區(qū)僅45公里,離佛山27公里,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

西樵山是一座具有四萬五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直徑4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海拔346米,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風景資源豐富,有72座奇峰,36個巖洞,232眼清泉,28處飛瀑、10大景區(qū)(白云洞景區(qū)、黃飛鴻獅藝武術(shù)館、南海觀音\寶峰寺景區(qū)、碧玉洞景區(qū)、天湖景區(qū)、九龍巖景區(qū)、翠巖景區(qū)、石燕巖景區(qū)、桃花園景區(qū)等)、東西2天湖,更有眾多名勝古跡和湖、泉、澗、巖、壁、潭、臺點綴其間。

西樵山位于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的西南部,離佛山27公里,東北距廣州45公里,西樵山海拔 346m,是一座古火山,山體外陡內(nèi)平,狀如蓮花簇瓣,直徑4公里,周長約13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有72座峰巒,以大科峰(海拔344米)為最高,群峰羅列、參差有序,九龍巖、冬菇石、石燕巖等峰巒,形態(tài)萬千,西樵山最大的特點是"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里"全山有16個巖洞,232個泉眼,28處瀑布,"飛流千尺"、"云巖飛瀑"最為壯觀,山頂有3個"天湖",動植物種類繁多,氣候宜人,風景秀麗,是觀云海、看日出和避暑勝地,也是地學考察的好地方。

西樵山是新石器時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場和石器制作場,是華南地唯一大型古石器制作場,史學界稱為"西樵山文化"。自古便有"南粵名山數(shù)二樵"之譽。西樵山歷史文化底蘊十分深厚,被稱為"珠江文明的燈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間大批文人學子隱居于此,故又有"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也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代宗師黃飛鴻就出生于西樵山附近村落,現(xiàn)在的西樵山已經(jīng)成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燈塔"的美譽,早在6000多年前,勤勞聰慧的

西樵山人,就在這塊土地上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雙肩石器"文化;明清時期,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為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學子隱居西樵山,探求理學,錘煉心性,使西樵山獲得了"南粵理學名山"的雅號,西樵山的宗教文化特色鮮明,她不僅以佛、儒、道三教融合為其特色,更以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雅的觀音文化令人矚目,聳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觀音座像已成為人們研究觀音文化的必到之所;西樵山還是"南拳文化"的發(fā)源地,一百多年前誕生在這塊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師黃飛鴻就是這個門派的代表,黃飛鴻一生以弘揚國粹,振興武術(shù)為已任,因其崇高的武德醫(yī)德,深受人們愛戴,以他為題材編寫的圖書、拍攝的電影、電視劇林林總總,蔚然大觀,他那種匡扶正義、見義勇為的高尚品質(zhì),家喻戶曉、婦孺皆如,英雄黃飛鴻及其"南拳文化",已成為當今我國旅游文化層面上的一大熱點;作為國家森林公園的西樵山,其綠色文化更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被稱為整個"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園",成為在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發(fā)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粵民眾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一塊福地。

著名景點

云泉仙館

原為玉樓書院,后被改建為道觀,觀內(nèi)建有守真閣、聽泉樓、高士閣 及道教神殿等,皆依山借勢而筑,畫棟雕梁,清雅別致,宛若仙宮。

云泉仙館依山勢建筑,為二進歇山頂建筑,主要有前殿,鐘鼓臺、祖堂、墨莊、帝親殿和后殿廂房等,殿前置有兩根石華表,石獅一對,其兩側(cè)保護墻壁上飾獅子、鳳、魚等浮雕和六駿圖、百鳥朝鳳壁畫,殿門左右為鐘鼓臺,前殿有券頂?shù)侠龋瑤浚O(shè)中門,后有放生池,后殿為贊化宮,奉祀?yún)味促e。清代的精美磚雕、雕像雙龍搶珠、百鳥朝鳳壁畫等都是館內(nèi)重點文物,它見證了佛山陶瓷的輝煌,作為廣東磚雕主產(chǎn)地之一的佛山,像云泉仙館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磚雕并不多見。

白云洞創(chuàng)建于明代嘉靖年間( 1520xx年-1566 年),現(xiàn)名樵園,園之周圍峭壁凌空,飛泉吐玉,亭

臺樓閣掩映于蒼松翠柏之中;樵園后山有天湖、云路村、丹桂園等景點,東麓有石燕巖、冬茹石、響水巖等勝景。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稱為西樵山風景區(qū)的總匯,曾有"欲攬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歷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白云洞景區(qū),位于西樵山麓西部,面積1.2平方公里,曾有"預(yù)覽西樵勝,先應(yīng)訪白云"之說。 歷代的士大夫,文人給白云洞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如三湖書院、奎光樓、云泉仙館、白云古寺、字祖廟等一批明清建筑和摩崖石刻等,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畫中游歷,秀甲西樵的白云洞景區(qū),融二十四景于一體,而其間古代建筑掩映,錯落有致,白云古洞,峭壁天成,形似空中舞臺的逍遙臺也會讓你留戀往返,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白云洞景區(qū)又是一個迷人的世界,華燈璀璨的夜公園,為名山美景披裝掛彩,錦上添花。

南海觀音文化苑

西樵山南海觀音文化苑坐落于南海市西樵山大仙峰頂,由南海觀音主體法相、圣境匯芳、圣域市肆、福壽蓮池和環(huán)海鏡清組成,面積15萬平方米,所在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別為雙馬峰和馬鞍峰,背枕西樵最高峰大仙峰。俯瞰大仙峰,完全符合"左青龍蜿蜒,右白虎馴伏,背玄武垂頭、前朱雀翔舞"之最佳吉穴之勢。

觀音法相高為61.9米,寓意觀音成道于之意。法相為坐姿,頂有寶珠天冠,項有圓光,彎眉朱唇,眼似雙星,目光微俯,披天衣,掛瓔珞,帶項飾,著羅裙,慈眉善目地穩(wěn)坐在蓮花臺上,廣視眾生,顯現(xiàn)安詳凝重,救苦救難的慈悲法相。觀音法相蓮花座直徑36米,外部鑲嵌上下三層共66片蓮花瓣。法座內(nèi)部是蔚為壯觀的五層大廳,陳列眾多的觀音文化藝術(shù)品及功德林等。蓮花座四面環(huán)水,有四橋通達,寓意四方凈土,八方德水,四邊皆道之佛境。寶峰寺

西樵山寶峰寺有著六百多年的歷史、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是一個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晉代佛教東傳,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寶峰寺得到惠連法師興教弘法,頗有名氣。該寺建于明永樂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剎風華正茂之際,歷盡滄桑,現(xiàn)僅存斷墻殘壁。

應(yīng)社會各屆之意,經(jīng)省有關(guān)部門批準,易地重建西樵山寶峰寺。寶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崗。新址南北長一百八十米,東西寬一百二十米,面積二萬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軸線上建山門和大雄寶殿,兩邊分別建鐘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并建方丈樓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風格設(shè)計,盡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風格,使寶峰寺清雅古樸。寶峰寺的第一殿天王殿。一進殿,首先見到的一尊滿面笑容,大肚的菩薩就是彌勒佛,也叫笑佛。彌勒佛背后,身披鎧甲,手持金剛杵,威風凜凜的就是韋馱菩薩,又稱韋馱天。兩旁還有四尊大佛像,稱為"護世四天王",即我們平時所說的"四大金剛",代表風調(diào)雨順的意思。

廣場左右兩側(cè)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在廣場的正前方大型的浮雕,是一幅藥師海會圖。

寶峰寺的大雄寶殿為主要大殿。大雄寶殿于20xx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暨佛像開光儀式,并正式向游客開放。大雄寶殿供奉的是三寶佛,分別為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左邊的是大迦葉尊者,而右邊的是阿難陀。 在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有兩座殿堂,左邊的是普賢殿,里面供奉的是普賢菩薩,人稱大行菩薩。右邊文殊殿,里面供奉的是文殊菩薩,人稱大智菩薩。在文殊殿后,建有齋堂,里面有各式各樣、美味可口的齋菜可供各位游客享用。

三十三座名亭

與宏偉壯觀的觀音巨像相映的還有千佛映輝景點,依山傍勢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別供奉著觀音的三十三種化身。大仙峰左側(cè),建成極具藝術(shù)價值的國內(nèi)外觀音寺廟,觀音造像的微縮景區(qū)。還有圣域市肆、福壽蓮池、環(huán)海鏡清、牌坊廣場等別具特色、美輪美奐的觀音文化建筑群。

三湖書院

康南海"戊戌變法"的搖籃

"煙雨西樵乍霽開,三湖碧水映樓臺。追尋遺跡康南海,不盡滄桑過眼來。"這首詩生動的重現(xiàn)了康有為在西樵山白云洞三湖書院苦求變法強國之路的歷史。

泉聲如琴,松濤如韻,瀑聲如潮,鳥聲如雨,白云洞果真是個人杰地靈的地方。導(dǎo)游說,西樵山書院盛于明、清兩個朝代,共有6間書院。如今只剩下康有為曾讀過書、最為出名的三湖書院。書院建于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因為位居于應(yīng)潮湖、鑒湖、會龍湖之間而得名。

松柏蒼翠,綠樹掩映,拾級而上,遠遠就看見民族英雄林則徐書寫的"三湖書院"門匾。1878年冬,年僅21歲的康有為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深感迷茫、憂慮,遂離開嶺南儒學大師朱次琦,來到三湖書院苦讀。"秋風每賦感知己,記得樵山花又紅"。康有為在這里遇上了人生知己時任翰林院編修的張鼎華,才有了機會走出三湖書院,發(fā)動了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

歷史長河、潮起潮落。字祖廟供奉的是中華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倉頡,奎光樓供奉的是開文運點狀元、中國古代文學二十八宿之一的魁星神。魁星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用筆點上誰的姓名,誰就會高中狀元。

高山流水,空山鳥語。這兩座文星樓均建于1777年(清乾隆丁酉年)。當時西樵人文不景氣、學子科舉難中,西樵簡村28戶大戶人家為了振興文氣,捐資在白云洞建了奎光樓和字祖廟。兩樓建好后,學子每逢進京趕考、小孩入學啟蒙都要來此參拜兩名文星,舉行開考和啟蒙儀式。自此,西樵文運暢通、科舉昌盛,舉人、進士不斷。僅上金甌和大桐堡在清代就出了30多名進士、舉人。奎光樓和字祖廟從此名聲大振,連南海也有許多學子前來參拜,感受文氣和靈氣。據(jù)史料記載,僅同治、光緒年間,南海就出了60多名進士。"山風如醉起詩情,細弄朝霞步履輕。春光最滿桃源閣,云抹煩心風洗塵"。如此讀書圣地,不可不帶孩子一游。

黃大仙圣境園

西樵山黃大仙圣境園,集道教文化、領(lǐng)南建筑藝術(shù)和自然景觀于一體, 是信祈福朝圣的道教圣地。黃大仙師為浙江金華人,生于公元320xx年,少時牧羊,后修煉得道而成仙,自號赤松子。他勸人積善,懸壺濟世,授人藥方,除病解困,深受人們愛戴。清朝末年,西樵山建有供奉黃大仙的"普慶壇",香火極盛,方圓百里,信男信女,齊來朝拜,后因動亂道長梁仁庵帶黃大仙圣像到香港設(shè)壇,名"嗇色園",香火遍及港澳、南洋及北美、澳洲,今該園已成為香港著名福利機構(gòu),為不忘宗嗣,重續(xù)香火,又攜像歸宗,于1996年1月在西樵山下重新建成了這座42萬多平方米的"圣境園"。黃大仙圣境園門口的廣場為太極圖案,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八卦廣場。山門前有巨形石雕,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后為玄武,山門設(shè)計有西樵民居特色,左右三重,立體多變,步移景異。入門后有回應(yīng)壇和大仙腳印百草園諸景,回應(yīng)壇高三層,以花崗巖制成,當站在壇中,腳踩陰陽交界線時大聲呼喊,頓有天地回應(yīng)之感;大仙腳印傳為黃大仙顯圣時所留,當?shù)赜?踩大仙腳印,能平步青云"之說。

園區(qū)盡頭壁下有黃大仙圣像,高28米,全由優(yōu)質(zhì)花崗巖鑲砌,雕刻而成。圣像坐西北朝東南,手持塵佛,身披道袍,慈祥肅穆,仙風道骨。黃大仙圣境園之北為西樵山黑巖景區(qū)。黑巖洞口狹小,洞內(nèi)伸手不見五指,溪水沒徑,內(nèi)有大廳,廳內(nèi)左通右達盡是石洞,狀若孔明擺下的"八卦陣",景區(qū)另一景觀為波斯巖,因巖前建有波斯庵得名,洞口終年泉水不斷,內(nèi)進寬廣,高二、三十米,頂上青藤垂蔓,有底下河,巖壁鐘乳石變化多姿,鬼斧神工。

天湖公園景區(qū)

天湖,是游客觀天湖,是游客觀龍、泛舟待月的好去處。

湖的北面,一座水月軒浮于水中,飛檐傍云,扁舟偎蕩。東西兩岸分別點飾著抱龍亭、龍珠亭、倚天亭、伴云亭、待月亭和鴛鴦閣等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湖的東面有九曲橋穿過,似玉龍臥波,又像安在綠盤上的一根琴弦。

石燕巖

石燕巖景區(qū)在西樵山東南部,其主體景觀為古采石場留下的遺址。石燕巖是該景區(qū)的精華,也是古采石匠留下的杰作。洞口扁圓如唇,內(nèi)進寬廣,可容千人,洞分內(nèi)外兩層:外洞高約數(shù)丈,洞壁凝珠含霞,雖六月而涼氣襲人;內(nèi)洞現(xiàn)已蓄水成湖,設(shè)有游艇專供游人探幽訪奇,水洞中有巨石兩塊,一為"水上汽車",一為"七彩牌坊",造型惟妙惟肖,令人嘆為觀止。石燕巖景區(qū)的主要景點有:天窗格、石燕巖、石屏風、石祠堂、冬菇石、景良亭等。

碧玉洞

碧玉洞位于西樵山東北部,是一條東西走向的斷崖峽谷。洞中有玉巖珠、玉書室、遇仙橋、東天湖等景點。玉巖珠瀑是山中最大的瀑布。

九龍巖

九龍巖景區(qū)在西樵山的西南部。著名景點有四方竹園、寶峰勝處、春風亭、石竹園、紫姑廟等。其中四方竹園以遍植四方竹而聞名;寶峰勝處草坪廣闊,綠草茵茵。九龍巖石壁曲突蟠屈,巖孔高低偃仰,人從外孔鉆入,如螺旋前行,十分刺激,最后可從崖頂通天巖鉆出,當?shù)刂V曰:"九龍巖孔能鉆透,好運活到九十九"。

自助旅游者可從石燕巖景區(qū)、云海連臺景區(qū)或天湖景區(qū)來此。從天湖景區(qū)步行,只需30分鐘路程。

翠巖谷

翠巖位于西樵山中部,是一條上窄下寬的漏斗狀的峽谷。清代畫家黎簡與何丹山曾常住翠巖寫詩作畫,石壁上原有他們的書畫室和書舍,翠巖被尊為嶺南畫派的發(fā)源地。景區(qū)內(nèi)主要景點有無葉井、翠巖、摩崖石刻、葫蘆井、蟹眼泉、黎二樵書室遺址、碧云村、桂花園等。其中無葉井更被譽為"樵山第一泉",此泉水甘清冽,終年不歇,更為神奇的是,無論寒來暑往,葉落紛紛,井面斷無殘葉一片,"無葉井"因而得名。

在碧云峰西,是一個呈漏斗狀的狹長的谷,兩面峭崖壁立,林蔭覆蓋,寒藤搖翠,滿谷青蔥。入口處稱"捍門",寬約二十米,谷內(nèi)開闊,漸進漸狹,長約八十米。捍門后有古愚谷、半月泉、嶙峋壁、百花臺和龍須瀑等。谷底一道急瀑下流成小潭,潭上復(fù)有兩道小泉,一剛一柔,剛者噴射,柔者緩垂,稱陰陽水。潭旁有蹬道可登內(nèi)嵌于崖間的聽瀑樓,樓側(cè)有葫蘆井,接貯石縫泄出的甘泉。崖側(cè)有棧道可通玲瓏徑,攀繞瀑水之旁上登碧云村。谷內(nèi)兩個石室,是清代畫家黎簡和何丹山的隱居作畫處,黎簡在崖上題下"天然圖畫"四個大字。何丹山也在壁上題下七絕詩一首,正壁有不少清人的摩崖題刻。谷內(nèi)左崖上榕根攫石如網(wǎng),異卉紛陳,有山海棠、紫背天葵、翠云草、石上柏等陰生作物,到處充滿了花木蔥蘢、泉歌不絕的詩情畫意。

四方竹

四方竹園景區(qū)是一個集四方竹、寶峰勝處、寶峰寺遺址、春風亭、茶園、茶花園、霍韜妾氏墓等多個景點為一體的公園。

四方竹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觀賞植物,它是西樵山特有的,如遷離本園,不出三年,竹身便會回復(fù)圓形。四方竹徑高三到四米,呈圓角正方形,握下去有明顯的方形感,葉狹長,有明顯的節(jié)。這種竹子比一般的竹子要細一點兒,矮一點兒。在竹園里面,還有許多竹子,比如說:羅漢竹、菩薩竹。

經(jīng)四方竹園,便到了四方竹園的另一個景區(qū):茶園。茶園里有許許多多的茶樹,有的茶樹矮矮的,有的卻有五、六米高。茶樹上長滿了一個個小燈籠:淺綠色的茶果,別看它小巧玲瓏,樣子可愛,可是味道又苦又澀,只可以用來榨茶油。廣東茶文化是中國四大茶文化系列之一。據(jù)《廣東新語》說,廣東種茶自唐始,唐代曹松把茶種移植到南海西樵山,便拉開了廣東茶文化的序幕,廣東特定的地理、氣候條件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決定了廣東人愛飲茶以及廣東茶文化的特點。廣東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shù)操作手段的鑒賞、品茗美好環(huán)境的領(lǐng)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xiàn)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tǒng)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xiàn)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與宗教結(jié)緣,有的地方把飲茶品茗作為一種藝術(shù)享受來推廣。當前,在廣東茶文化的領(lǐng)域里掀起了一股新的天然保健茶的潮流--益康緣,普洱茶、綠茶、紅茶、英德茶、潮州茶、羅浮山茶、功夫茶、天然茶。

桃花園

樵山桃花園是珠三角最大的觀賞性桃花園,其面積四百多畝,種有各

種桃花四千余株,品種上百種,有不少還是名貴品種。在桃花盛開時,滿山紅遍,景色優(yōu)美。

西樵山桃花沿山坡而種,每一個山坡種的桃花品種都不一樣,紅的燦若紅云,白的如雪晶瑩。最為名貴的是一種叫清枝密倫的白桃花,只有十株,晶瑩透徹,花香襲人,嫵媚妖嬈,真是名符其實的桃花仙子。

全文閱讀已結(jié)束,如果需要下載本文請點擊

下載此文檔
a.付費復(fù)制
付費獲得該文章復(fù)制權(quán)限
特價:5.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b.包月復(fù)制
付費后30天內(nèi)不限量復(fù)制
特價:9.99元 10元
微信掃碼支付
已付款請點這里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人妻鲁鲁一区二区 | 热99这里只有精品 | 色偷偷av亚洲男人的天堂 | 午夜激情视频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柳州莫菁门 | 无码色av一二区在线播放 |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久久 |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 | 911国产| 日韩午夜免费视频 | 无码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日本性欧美 | 30一40一50女人毛片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在线看91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 |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 欧美伦理影院 |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2 | 51真实女性私密spa按摩偷拍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吃药 | 亚洲免费av一区 |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 久久夜靖品2区 |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视频 | 中国妞xxxhd露脸偷拍视频 | 国产女人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 51国偷自产一区二区三区的 | 91爱| 日韩五码在线 | 狠狠的色|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 国产污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久草 | 天天av天天干 | 69精品| 天堂在线1 | 男女超级黄aaa大片免费 | 深夜福利日韩 | 国产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 色爱av综合| av在线天堂| 性欧美最猛 |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男同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 | 国产99久久久欧美黑人 | 波多野结衣电车痴汉 | 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 97黄色网| 3344国产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 欧美骚少妇 | 蜜桃av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成人做爰9片免费视频 |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又黄的网站 | 人妖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粉嫩 | 夜间福利在线观看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精品国产综合 | 久久精品操 | 日本少妇做爰大尺裸体网站 | 男人的天堂一区 | 黄色资源在线 | 宅男噜噜噜666在线观看 | 久久天堂精品 | 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快鸭 | 香蕉综合在线 | 欧洲vi一区二区三区 | 超碰av人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日本在线观看www | 这里只有精品9 | 体内谢xxxxx视少妇频 | 性一交一乱一色一情丿按摩 |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 | 国产最爽乱淫视频免费 | 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蜜桃 | 91福利视频网站 | 奶水旺盛的女人伦理 | 欧美体内she精高潮 欧美体内谢she精2性欧美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绯色 | yy6080亚洲精品一区 | 欧美人与禽zozzo性之恋的特点 | 天天澡天天狠天天天做 | 丝袜 亚洲 另类 国产 制服 | 日韩在线看片 | 亚洲午夜激情视频 | 亚洲欧洲免费无码 | 国产偷久久一级精品60部 | 天天干夜夜艹 | 国产成+人欧美+综合在线观看 | 精品视频9999 | 台湾全黄色裸体视频播放 | 合欢视频污 | 亚洲国产黄色 | 妞干网这里只有精品 | 一级片免费观看视频 |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 黄色一级在线观看 |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 亚洲精品av一二三区无码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视频 | 爱情岛论坛成人 | 91av在线免费视频 | 欧美视频xxxx|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美女黄免费 | a∨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 91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新通道 | 麻豆国产网站入口 | 日韩国产欧美综合 | 男人的亚洲天堂 |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超碰97香蕉 |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站 | 无码吃奶揉捏奶头高潮视频 | 又硬又粗又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欧美日韩高清丝袜 | 国精产品999一区二区三区有 | 日韩久久久久久久 | 成 人 黄 色 视频 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人妻中文 | 未满十八18禁止午夜免费网站 | 草草在线观看 | 神马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一路线二路线三路线 | 精品伊人久久 | 国产色在线观看 | 成年女人男人免费视频播放 | av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人成色77777 | 午夜激情啪啪 | 国产男女裸体做爰爽爽 | 久久精品国产网红主播 | 日韩视频无码中字免费观 | 欧美日韩亚洲中文字幕二区 | 动漫美女靠逼 | 黄色国产在线播放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久久孕妇黑人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91 |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奶水区码 |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九九视 | 欧美另类高清zo欧美 | 亚洲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 午夜在线网站 |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 成人淫片免费视频95视频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欧美久久视频 | 欧美xxxx非洲 |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98口 | 狠狠色丁香久久综合网 | 农村妇女一区二区 | 欧美亚洲日本在线 | 麻豆出品必属精品 | 最新2020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 欧美三级成人理伦 |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热国产在线 | 九九九久久国产免费 | 四虎库| 两人做人爱费视频午夜 | 99re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欧美另类一区 |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 | 国产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六月丁香色婷婷综合久久 | 91视频88av| 日韩高清不卡一区 | 日本jizzjizz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 欧美性生交大片18禁止 | 福利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欧美在线综合网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可以看片的网站色 | 国产精品白丝av嫩草影院 |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在线视频www色 中国妇女做爰视频 | 成年人在线视频观看 | 在线观看视频区 | 与亲女洗澡时伦了毛片 | 偷窥目拍性综合图区 |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看黄色片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亚洲 激情 小说 另类 欧美 | 亚洲女同ⅹxx女同tv | 国产成人资源 | 国产免费一区 | 国产亚洲精 | 果冻传媒一区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 91在线看视频| 日本一道本在线 | 日韩精品国产另类专区 | 色视频在线播放 |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 | 我爱avav色av爱avav亚洲 | 中文字幕高清免费日韩视频在线 | 欧美极品少妇×xxxbbb | 香蕉黄色片| 少妇高潮zzzzzzzy一avhd | 久久毛片视频 | 调教一区| 肉大榛一进一出免费视频 | 西西人体大胆午夜视频 | 91免费版黄色 | 久草热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aaa | 国产精品福利视频推女郎 | 久欠精品国国产99国产精2021 | 老熟妇性老熟妇性色 |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 久久久久视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水蜜桃 | 黄色操人 | 欧美理伦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另类激情久久久免费 | 免费网站污 |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中文无码热在线视频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 激情aaa| 又黄又爽的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 av国产成人 | 91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 欧美成人国产va精品日本一级 | 日韩精品不卡 | 欧洲美色妇ⅹxxxxx欧美 | 日本免费久久 | av噜噜在线观看 | 日本一道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爆乳无码av在线播放 |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 中国毛片在线观看 | 日本少妇做爰大尺裸体视频 | 我看午夜视频 | 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董小宛性色 | 高清国产视频 | 国内三级视频 | 高清欧美精品xxxxx在线看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佐佐木明希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99视频久 | 情欲少妇苏霞沉沦100 | 黄色一极毛片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色戒 | 国产精品高潮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一区二区 | 成人午夜免费无码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人妻 | 色呦呦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永久免费 | 波多野结衣潜藏淫欲 | 青青草免费公开视频 | 无码熟妇人妻av | 日韩高清网站 | 国产porn | 国产寡妇亲子伦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另类 | 有声小说 成人专区 | 精品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91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二区 | 国产又大又硬又爽免费视频试 |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 国产第二页 | 少妇与黑人一二三区无码 | 干丰满少妇 | 国产超级va在线观看视频 | 11月流出美女撒尿偷拍在线播放 |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 国产男女av | 国产精品爽爽久久久久久豆腐 | 日本泡妞xxxx免费视频软件 | 国产中文区4幕区2021 | 日韩欧美黄| 美女脱了内裤张开腿让男人桶网站 | 亚洲乱码av | 亚洲精品av中文字幕在线在线 | 中文字幕190s页 | 日日操狠狠操 | 中国农村少妇xxxx视频 | 无尽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馆av | 强开小嫩苞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 大吊一区二区三区 | 最近更新中文字幕 | 有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欧美疯狂做受xxxx高潮 | 国产无套免费网站69 | 久综合| 亚洲系列在线观看 |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 肥熟一91porny丨九色丨 | 天天操bb | 无码少妇a片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网站 | 日韩精品久久 | 伊人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日韩av高清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免费看 | 亚洲天堂小视频 | 日本极品视频 | 超碰国产天天做天天爽 | 免费观看的av毛片的网站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牛牛影视 |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a | 91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密臀 | 麻豆天天躁天天揉揉av | 亚洲午夜在线观看 | 粉嫩一区| 乱亲女秽乱长久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免费看 | 丰满少妇精品一区二区性也 | 欧美亚韩一区二区三区 | av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男人靠女人免费视频网站 | 日产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 欧美精品自拍偷拍 | 一个人在线观看www软件 |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国产丝袜美女 | 亚洲欧美网 | 欧美人与动欧交视频 | 麻豆高清免费国产一区 | lutu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 国产周晓琳在线另类视频 | 天天舔天天摸 | 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v片特黄 | 亚洲男女av |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 性生交生活大片免费看 | 少妇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大师 | 日本黄网在线观看 | 越南少妇做受xxx片 越南性xxxx精品hd |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 www.日韩系列 | 性色影院| 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久久 | 青青草黄色 | 夜色资源网 | 亚洲福利视频在线 | 成年人的天堂 | 国产一区免费视频 | www亚洲高清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日美女逼逼 | 女人的天堂av | 19韩国主播青草vip | 亚洲免费一二三区 | 6080理伦片午夜少妇 | av永久| 偷窥自拍999 | 禁片天堂| 中文字幕av免费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 日韩美女国产精品 | 免费一级黄色毛片 | 美女在线网站 | 一级黄色av|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3 | 999福利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不卡的av在线 | 亚洲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 在线啪| 国产清纯白嫩高中生在线播放 | 皇后高h喷水荡肉np 黄av在线免费观看 黄大色黄大片女爽一次 |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 精品夜色国产国偷在线 | 成人免费影视网站 | 亚州毛片 | 天天操天天操天天操天天 | 999亚洲国产精华液 99av海角社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一二三四区在线 | 免费动漫av | 午夜久久乐 | 亚洲综合日韩 |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 中文天堂国产最新 | 在线丨暗呦小u女国产精品 在线爽 |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 | 91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亚洲精品在| 欧美操老女人 |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白浆 |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视频 | 中字乱码视频 | 亚洲 欧美 日韩在线 | 成人5g影院_天天5g天天看 |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91热热| 日本va欧美va欧美va精品 |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 黄色a级网站 |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游泳池 | 色偷偷888欧美精品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欧美 | 欧美xxxx888| 人人揉人人捏人人添 |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 国产麻花豆剧传媒精品mv在线 |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www.欧美精品| 亚洲乱妇老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 噼里啪啦高清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不卡 | 一本大道综合伊人精品热热 | 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 香蕉视频啪啪 | 亚洲精品蜜桃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人妻 | 中文字幕人妻色偷偷久久 | 日韩精品色哟哟 | 久久婷婷影院 | www.久久久久久久久 | 成人在线亚洲 |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免费看 |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 少妇熟女高潮流白浆 | av福利站| 亚洲一区二区av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操mm影院| 色屁屁ts人妖系列二区 | 窝窝午夜看片 | 天堂8在线天堂资源bt | 亚洲视屏一区 | 久久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 | jizz韩国| 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 |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 性饥渴艳妇性色生活片在线播放 | 少妇被爽到高潮喷水久久欧美精品 | 亚洲天堂岛 | 免费看黄在线 | 欧美国产高清 | 日本videos多次高潮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酒店 |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 日本深夜福利 | 成人午夜天 | 狠狠色狠狠色综合久久第一次 | 亚洲 欧美 中文字幕 | 91久久精品日日躁夜夜躁国产 | 美国伦理3野性 | 亚洲精品麻豆 |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精品看不卡 | 日韩成人片 | 日日射天天干 | 大胸美女被吃奶爽死视频 | 99热这里是精品 | 青青青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 天堂www中文在线资源 | 美女搞黄视频网站 | 一个人看的毛片 | 免费av在线网站 | 九草在线 |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 | 色噜噜狠狠狠综合曰曰曰 |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乳孔很大能进去的av番号 | 亚洲图片另类小说 | 国产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99国产在线拍91揄自揄视 | 日韩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一区 | xx性欧美肥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批视频在线免费看 | 国产系列在线 |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曰本女人与公拘交酡免费视频 | 人与动物黄色大片 | 亚洲日韩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中国色视频 | 奇米影视一区二区 | 99精品福利视频 | 一级黄色a级片 | 中国毛片网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不卡免费 |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一色天 | 免费的很黄很污的视频 | 国产情侣av自拍 | 韩日av在线播放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 | 国产成人亚洲人欧洲 |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性色牛牛影视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高潮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看片 | 成人麻豆日韩在无码视频 |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推荐 | 女人与拘性猛交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日韩毛片儿 | 熟女无套内射线观56 | 91九色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黄av |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 | 成人情侣激情偷拍视频 | 中文字幕高清 |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 | 四虎精品永久在线 |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 久草热8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互换 综合 | 日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 成人在线日韩 | 无套内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熟妇人妻在线视频 | 中国白嫩丰满少妇xxxxx明星 | 2020亚洲天堂|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 一卡二卡在线视频 | 特一级一性一交一视一频 |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57pao国产成永久免费视频 | 国内大量偷窥精品视频 | 欧美精品色视频 | 禁欲天堂|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 午夜免费成人 | 粉嫩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8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毛片 | 男男车车的车车网站w98免费 | 在线精品观看 |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 一级特黄aa大片免费播放 |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 黄色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亚洲精品女人久久久久久 | 国产性猛交xx乱视频 | 久久免费少妇高潮99精品 | 中国一级簧色带免费看 | 香蕉色视频 | 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 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v久久久无码精品 | 91精品国产777在线观看 | 欧洲欧美人成视频在线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不卡 |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观看 | 性――交――性――乱视频 | 国产成人精品2021 | 国产做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 男女爽爽无遮挡午夜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 久久网伊人| 少妇人妻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www日本高清 | 国产精品高清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一线岛国 | 奶头挺立呻吟高潮视频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囤产精品 | 精品欧美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 欧美 动漫 国产 制服 | 黄色片视频网站 | 麻豆国产丝袜白领秘书在线观看 | 公妇乱淫中文字幕 | wwwcom黄色 | 操到喷水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福利片 | 狠狠五月激情六月丁香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观看 | 少妇一级淫片免费放 | 极品主播超大尺度福利视频在线 | 白嫩少妇和二男三p爽的大声呻吟 | 国产久久精品 | 中国精品毛片 | 国产情侣激情 | 18禁裸乳无遮挡啪啪无码免费 | av免播放器在线观看 | 欧美综合激情网 |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 国内露脸少妇精品视频 | 成人免费看片39 | 91精品国产二区在线看大桥未久 | av天天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