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策劃案例篇一
1.通過主題班會,教育學生懂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個中學生應具有的美德。
2.讓學生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為勤儉節約做很多事,養成良好的節儉習慣。
3.通過帶領學生許下節儉承諾,教育學生把節儉落實到平時的生活中。
活動準備:
1.指導學生查找有關名人以及國外的節儉典型事例。
2.準備向全校師生發出的倡議書。
3.讓學生提前準備思考身邊的浪費現象及可行的改進措施。
活動過程:
1.通過小品“求醫”引入:
放學后,女兒高興地回到家里,要求洗澡,父親告之應該洗淋浴,而固執的女兒一定要洗盆浴,父親為此頭疼不已,女兒愛浪費的毛病始終難改,因此讓其前去求醫,醫生告之:聽說紫陽中學初三(3)今天要開一個有關“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先去觀看,再來復診……引出班會。
2.主持人解釋,為何要定這個主題,于我們有何意義。
有人說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豐富了,沒有必要再那樣的節儉,事實上,我們的國家很多資源還是很緊缺的,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以及發展,我們還是要提倡勤儉節約。
3.由四位同學介紹名人的節儉故事:周總理、雷鋒以及我們身邊的榜樣-學習委員陸驊。
雖身為名人,但是依舊非常地節儉,這些樸素的故事讓我們感動,特別是我們陸驊節儉事例的介紹,讓同學們意識到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4.小品:最后的一滴水
幸福小區有一位居民周丹一直非常浪費,水龍頭漏水也不修理,致使鄰居家中進水,種種浪費行為引起了居民們的公憤,大家均紛紛指責這種行為。一天晚上周丹做了一個夢,通過這個夢讓他意識到浪費是錯誤的,于是向鄰居們道歉。
如果我們不節制地浪費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將會是人類的眼淚。
5.主持人:看了這個小品,我們有何感想?請大家暢所欲言。
請大家再討論我們身邊的浪費水的現象以及我們可以改進的措施。
6.主持人:事實上,我們國家也已經采取了很多節儉的措施,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下面,請同學來介紹一下其他國家的比較好的節儉做法。
(1)日本(2)韓國(3)意大利(4)法國
7.調查反饋。
根據前面的調查:(1)零花錢(2)紙張
請兩位同學進行反饋:
(1)基本數據
(2)反映出的問題
(3)有關知識介紹
(4)引發討論:如何有效使用零花錢,使用紙張。
8.主持人:前面我們已經討論了水、零花錢、紙等等,事實上,浪費現象涉及方方面面,請大家再來討論,我們看到的浪費現象還有哪些,可以如何改進等等。
9.主持人:大家還記得那位愛浪費的病人吧,不知看了我們的節目后,她的病情怎樣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10.主持人:大家都積極地參與了剛才的討論,很多同學已經有很好的節儉意識以及做法,我們不僅要身體力行,而且還要發動更多的同學一起參與節儉的行動,因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書: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請班長宣讀倡議書。
11.班主任小結: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非常有意義,大家都熱情地在參與,老師很高興,希望以后,對大家而言,節約是一種習慣,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節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是一種對自然資源、對地球、對生命的一種感恩的方式;節約是一種時尚,大家緊緊地追隨它。
今天,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了倡議書,作為倡議者,我們首先要做好表率,因此我們一起來許下一份承諾:我,初三(3)班的每一位成員,從現在起,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用好每一張紙,不浪費一顆糧食,用對每一分零花錢,珍惜每一天。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策劃案例篇二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2、懂得勤儉節約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
3、使學生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出好一期“節約主題板報”;部分學生出好“節約手抄報”;做好校園內的浪費現象的調查;搜集“節約宣傳語”;想好一些“節約金點子”;利用廢品做一些裝飾品之類的東西;相聲、小品等節目的排練。
活動過程:
主持人宣布“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主持人甲、乙(以下簡稱甲、乙)
甲:先請聽歌曲《我們的生活多么幸福》
乙:聽了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
(指名談感受)
甲:的確,同學們都感覺到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可是,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當年,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而忍受饑寒,吃樹皮、野草,喝雪水、泥水。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
乙:請聽兩個勤儉節約的故事。
周總理是個生活勤儉節約的人。在重慶的八年中,他的工作比大家忙,睡得很少,但生活卻和大家一樣,照例是三錢油,五錢鹽。有些時間特別忙碌,每天只能睡二、三個小時,同志們擔心他的健康,吃飯時給他加了個炒榨菜,而周恩來同志卻語重心長地說:“八路軍在前線打敵人,吃的還是窩窩頭,我們在后方,沒有理由更多享受。”
周恩來總理有一件補了又補的襯衣,別人叫他換新的,但他舍不得丟掉,每次破的時候都會叫鄧奶奶戴著她的老花鏡,一針一線仔仔細細地幫他縫補好。這件襯衣雖然有許多補丁,但他洗得干干凈凈,穿在身上他覺得很滿意,依然顯得精神抖擻。
雷鋒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一向以艱苦為榮、奢侈為恥,克勤克儉,厲行節約,珍惜一針一線、一滴油、一粒米、一分錢、一度電,把一切能節省下來的都節省下來,克服暫時困難,支援國家建設。他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部隊求之不得每人發兩套軍裝、兩套襯衣、兩雙鞋,當司務長把這些東西發給雷鋒時。他卻說:“有一套就夠穿了,我現在穿的這套帶補丁的衣服,也比我小時候穿的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剩下一套給國家節約啦。”
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為我們開創了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裝;可以背起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到學校里學習文化知識;可以去公園里欣賞奇花異草。我們不愁吃,不愁穿,生活無憂無慮。
乙:可是,我們也發現,有很多同學卻不珍惜這樣的幸福生活,肆意地浪費。請同學們來說說自己在校園內所見到的一些浪費現象。
【鏡頭一】忘關水龍頭,或索性玩起了打水仗。
甲:我們知道,現在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資源是相當少的,人類正面臨著水資源匱乏的威脅。請聽詩朗誦《水,生命之源》(配樂,配長江、黃河等圖片)
水是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她像乳汁般甘甜。
她讓森林青翠欲滴,她使花朵繽紛燦爛。
她讓小鳥歌唱婉轉,她使大地生機盎然。
生命從水中走來,一代代生息繁衍。
那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從水中走來。
珍惜寶貴的水源吧,一代代生息繁衍。
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
浪費會讓森林失去綠色,揮霍將使鮮花不再燦爛。
鳥兒將沒有婉轉的歌唱,地球上也不再有人類出現。
珍惜寶貴的水源吧,那是生命的源泉!
乙:下面請聽相聲——洗衣服。
甲:呦,這不是小紅嗎?好久沒見了啊!
乙:是啊!
甲:呵,我剛發現,今兒個衣服挺精神啊!
乙:嗨,這哪是精神啊!這是因為洗衣服洗得好。
甲:怎么洗的?把秘訣給我傳授傳授。
乙:成!(快速說)先用狗牌兒洗衣粉打一遍,將水龍頭開至嘩嘩一沖,這是第一遍。
甲:噢,這是第一遍。
乙:(快速地)再把兔牌兒領潔凈噴上,放一大盆水,以每秒800公里的速度將衣服扔進盆中,雙手迅速抓住衣領口大喊:洗刷刷,洗刷刷,喔喔。
甲:呵,還帶唱的。
乙:(放慢語速)猛搓衣服。只見晶瑩的水花四濺飛揚,(深情地說)整間屋子都濕了,連澡都一塊兒洗了(感動地說)。
甲:您等會兒吧!
乙:嗯?怎么了?
甲:您這一盆水是多少水啊?
乙:沒多少,就一浴盆水。
甲:這還沒有多少呢!不行,你太浪費了!
乙:(咄咄逼人地說)怎么不行,怎么不行!日本鬼子被趕走了,人民當家做主人了,全民幸福奔小康了,我家洗衣服多用點水咋了!
甲:俗話說得好,窮啥不能窮教育,苦啥不能苦孩子,費啥不能費水源啊!
乙:那你是怎么洗衣服的?
甲:我把衣服放在水池子里,將水龍頭輕抬2.25毫米,等30秒后會滴出一滴水珠,一定要調整好衣服的位置,讓水珠正好滴在污漬上。
乙:那其他地方呢?
甲:干搓唄
乙:啊?干搓!?
甲:是啊!這樣多省水啊!
乙:我的天!
甲:哈哈,咱們還是好好洗衣服吧,既別浪費,也別用水珠洗衣服。
乙:對!在節約的前提下把衣服洗干凈。
甲:同學們沒有把節約水資源停在口頭上,而是把它落實到了實際生活中和具體行動上。
乙:可是中午就餐時,我們的同學還是發現了一些浪費現象。
(指名說)【鏡頭二】食堂就餐,只吃幾口,就把飯菜倒掉
甲:請看小品《小華后悔了》。(五人表演)
小華:(星期天早上九時半,小華在床上伸伸懶腰。)唉,真累,奶奶,幾點鐘了?
奶奶:(急急忙忙走過來)哎喲!我的小寶貝,快十點了,快起來。
小華:(馬上起床,看了看衣服)這衣服有些舊了,給我換件新的吧。
奶奶:好,好,這就換,這就換。(馬上遞上新衣服)
小華:(滿意地)嗯,這還差不多。
爺爺:(端來早餐)華華,快趁熱吃,這是爺爺親手做的面條,還香噴噴的。
小華:(瞪大眼睛,連連擺手,大叫)什么?又吃面條,我不吃,我要去廣州賓館買意大利粉吃。
爺爺:(陪笑著說)好好,我的乖孫孫,這面條留給我和奶奶吃,你吃意大利粉。
小華:(滿意地點點頭)這還差不多!
(晚上,一家人在吃飯)
小華:(飯掉了滿桌子)
媽媽:華華,你看,滿桌子都是飯,要注意點。
小華:(無所謂地)才那么幾粒飯,算什么?米缸里有的是大米,要做多少飯都行。
爸爸:(嚴肅地)華華,你這樣認為就不對了。要知道,一粒飯是來得非常不容易的。農民伯伯要經過播種-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曬干,再加成大米。最后,我們還要把大米煮熟,才變成香噴噴的米飯。從播種到加工成大米起碼要半年的時間。你每天都浪費幾粒米,一年下來就有一麻袋了。你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呀!
小華:(低下頭)爸爸,我真后悔。以后再也是浪費了。我要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少年。
乙:是啊,我們少年兒童應該不挑吃、不挑穿、不亂花錢,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甲: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浪費現象,請一些同學說說。
如:浪費電,不隨手關燈,或天氣沒有熱就開起了電扇,換教室上課,不知道關燈、關電扇等。
乙:同學們,我們的生活是富裕了。可是,剛剛發生在四川汶川的512大地震,我想每一個同學都不會忘記。
(幻燈出示一些圖片,配樂)
甲:動情講述:就在這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中,整個城市坍塌,無數鮮活的生命被掩埋在了廢墟下,剛剛還在教室里專心地做作業,可是瞬間身影無蹤;剛剛還在和同學們熱烈地交談著,可是一剎那卻已無聲無息……多少孩子不幸成了孤兒,又有多少父母在痛哭孩子的離去?他們還沒領略世界的美好,他們還沒來得及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卻永遠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
看到這么多無家可歸的孩子,看到這么多殘缺的家庭,想到已經離我們而去的同齡人,想到就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處在幸福環境中的我們,有什么感想呢?
指名說。(如節約一切可以節約的資源,切切實實地為支援災區做一些事情)
乙:我想,同學們一定會用勤儉節約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災區人們的支援。
那么,對于節約,你有哪些金點子?
指名說。
舉例:用魚缸換出來的水澆花更有營養;
用洗米水刷洗碗筷更干凈;
喝剩的茶還可以擦洗門窗和家具;
燈泡換成節能燈用電可以省七八成;
馬桶水箱里放塊磚最省水合算;
不用電器切斷電源能節電10%
甲:看來同學們想的點子還真不少。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同學們搜集的關于勤儉節約的名言警句。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南京路上好八連)
憫農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朱德)儉樸生活不但可以使精神愉快,而且可以培養革命品質。
(徐特立)鳥美在羽毛,人美在心靈。一個人的價值在于他的才學,而不在于他的衣飾。
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左傳》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
天下之事,常成于勤儉而敗于奢靡。——陸游
乙:希望同學們牢記這些名言警句,因為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精神,是雷鋒精神的傳承、發揚與光大;
甲:節約還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責任,培養節約意識,形成節約習慣,創建節約型校園是我們每一個橫小學生的責任。
乙:課前部分心靈手巧的同學利用廢舊物品做了一些飾品,下面有請他們上臺展示。
(上臺展示花籃、筆筒,或舊報紙做成的環保衣服等)
甲:最后有請班主任老師發言。
班主任總結發言:
同學們,建立節約型社會,創建節約型校園,是一項全方位、全過程,全民參與的工作。作為一名少先隊員,希望我們做到兩點:一是“心動“,心里想著搞好節約,增強節約的主動意識;二是“行動”,掌握節約方法,做到合理科學地節約。讓我們攜起手來,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勤儉節約,共創節約型校園!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策劃案例篇三活動宗旨: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優秀品質的生動體現。學校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踐行,大力推進節約型校園建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深入進行節儉節約宣傳教育,在學校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節儉節約實踐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讓學生從自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勤儉當成生活態度和方式,進一步增強未成年人的資源憂患意識、環保意識、節約意識,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具體活動安排如下:
活動過程:
一、搜集勤儉節約美德名人小故事,勤儉節約名言、詩歌等,準備在班會上講述或朗誦。
二、組織“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每一度電、節省每一張紙、不浪費每一粒糧、不亂花每一分錢”節約“五自查、五自律”活動,每個同學寫出自查糾錯報告。
(1)關緊水龍頭,節約每一滴水。要求學生平時盡量不飲用瓶裝水,自帶水杯喝開水;要求師生及時關閉、關緊水龍頭;要求學生不要倒掉熱水瓶內隔夜水,而是用于清潔衛生。
(2)不開無人燈,節約每一度電。要求學生養成隨手關燈、關電扇的習慣;長時間不用電腦時關閉或設置睡眠狀態;下班放學后切斷所有電器電源。
(3)不亂扔紙屑,節約每一張紙。要求師生節約使用草稿紙,筆記本要雙面書寫;用過的紙盒半頁紙用于草稿、便條等,不隨意丟棄;提倡使用電子賀卡,或使用再生紙制作賀卡;提倡使用手帕,少用一次性紙巾。
(4)不攀比挑食,節約每一粒米。要求師生就餐時盡量少剩飯,不浪費食物。
(5)不隨意進出小賣部,節約每一分錢。要求學生制定生活計劃,節省零用錢,過“低碳”生活。
三、班會過程
1、講解“節儉養德”的意義。
2、在班會上講述或朗誦。勤儉節約美德名人小故事,勤儉節約名言、詩歌等。
3、對照“五自律”“無自查”,講述自己的糾錯報告。
4、小結:在這五個方面檢查并糾正自己的行為缺失,倡導節約之風,建設節約文化。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策劃案例篇四
活動目的:
1、進一步提高學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讓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雖然生活好了,但還是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2、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物品、自覺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樹立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結合自己家的實際,談一談現在我們的物質生活情況。
2、出示“浪費”一詞,說說自己從這個詞中想到的畫面。
3、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我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背上書包高高興興地到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可以去公園玩耍、做游戲。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過得無憂無慮。可是,有的同學去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有關勤儉節約的話題。
二、講勤儉節約的故事
1、指名講自己課前搜集的勤儉節約的故事。
2、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勤儉節約還是我國的建國方針。建國初期,毛主席曾說:“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一勤儉建國的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干世界民族之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不斷繁衍。可是,經過我們班同學調查發現我們學校在這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不好的現象,現在請同學展示一下你們課前調查的浪費現象。
三、身邊的浪費現象大調查。
1、交流搜集、調查到的學校里的浪費現象。
2、總結校園浪費現象:不關緊水龍頭;肆意攀比高消費;不隨手關燈;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費糧食;光線明亮時仍開燈;浪費紙張(紙張只使用一面)等
3、面對日常生活的這些浪費現象,我們也許早已習以為常。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時,我們是否想到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當教室里的電燈在“孤獨”工作時,我們是否想到西部山區還有很多孩子仍然在點著蠟燭的教室里上課?當肆意放開水龍頭任意讓水白白流走時,我們是否會想到還有無數人因缺水而生命垂危……
4、可能同學們會意識到自己生活中不經意的壞習慣,其實是一種多么可憎可鄙的行為。可是,更有甚者,我們有些同學不僅自己的東西不愛惜,對待公共資源,也存在浪費,甚至是肆意破壞的現象。
5、說一說學校中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和行為。如、受傷的椅子、二樓的消防栓、墻上的黑腳印、地上的長粉筆、壞了的水龍頭......
6、總結:由于我國人口數量大,使自然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以下。典型的數據:淡水資源為世界人均四分之一,森林資源為世界人均九分之一,耕地資源為世界人均的五分之一,45種主要礦產資源為世界人均二分之一。依次具體比較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得出結論:中國人均資源短缺。因此,溫家寶提出的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強調從我做起,從小做起,推行節約。同學們或許現在可以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理解節約的含義,那應該怎么做,才能做到節約呢?有什么好方法?
四、節約離我們有多遠?節約就在我們身邊。
1、談話:節約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呢?其實節約就在我們身邊。
2、指名說說怎么做才算節約?有什么好的方法。
3、明確學校節約活動倡導的“五個一”內容及要求。
4、談話: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不浪費,還包括變廢為寶,如讓廢品經過巧手處理有再次利用的價值。
五、活動總結。
只要我們不浪費一張紙,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節約一分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就等于為國家創造許多財富了。所以,我們少先隊員要從小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樣,長大后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通過這次中隊活動,我們知道了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小養成生活節儉的好習慣。歷史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相信節約的行動一定會在我們的校園里成為一種校園時尚.我們堅信:節約離我們一定不會遠!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策劃案例篇五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意識到身邊浪費的嚴重性。
2、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號召全體同學參與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活動中來。
活動準備:
1、教室、白板課件。
2、查找有關名人以及國外的節儉典型事例。
3、讓學生回憶身邊的浪費現象及思考可行的改進措施。
進行過程:
一、 班主任導入主題:
班主任: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大家是如何看待“勤儉節約”的?
a: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
b:我國古代有許多勤儉節約的故事,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
c:勤儉節約還是我國的建國方針。毛主席曾經說過: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一勤儉建國的方針。
d:勤儉節約就是要我們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
班主任:是啊,大家說得都很好。然而,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在我們身邊有沒有浪費的現象?
請同學們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
二、同學圍繞班級中的浪費現象發言
a:課間有很多同學亂拿老師用的粉筆,甚至有的還打起了粉筆仗,一盒粉筆往往用不了多久。
b:有的同學有很多的學習用品,時間一長,一些用不著的學習用品就丟棄了。
c:食堂每天都要有大量剩菜、剩飯。有的同學吃饅頭要剝皮,有的饅頭甚至整個就丟掉了。
d:有的同學吃的、用的、穿的都很奢侈,衣服、東西稍微舊一點就不穿不用了,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班長:看到這些現象,作為班長的我很慚愧,想到____提出的“八榮八恥”,我們應該以此為恥,引以為戒。今后,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發揚光大,讓老師們和各位家長放心。
三、做用電用水的調查
如果你留心一下自己家里的電表、水表,你就會注意到,這個月放開手腳用電、用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多;如果另一個月注意一點節電、節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少,有時,兩個月當中還相差很大。如果你認真多調查幾個月,你還會發現,電表,水表上的字,每個月和每個月都有差別。再一細究,有些差別是合理的,有些就與節約有關。
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類對水的依賴,就像嬰兒之于乳汁。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的沖積平原,滋潤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為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
1、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2、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用水時盡量使用小水流。
4、隨手關緊水龍頭。
節約用電:在我國,火力發電占了我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
1、隨手關閉教室和宿舍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
2、每天減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
3、家電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不要長時間待機。
4、在白天的時候,盡量使用日光,避免開燈。
班主任:從自己身邊做起,注意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天長日久,日積月累,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我總結出來的節約用水、用電的小常識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又有什么節約小妙招可以與同學一起分享呢?同時,同學們也可以例舉一些我們生活中的反面教材,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四、班主任總結:
今天,通過這次班會,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比以前多節約一粒米、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共同 參與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活動中來。